喜大普奔啊!2022年8月,我国出口汽车30.8万辆,当月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同时,靠合资车企躺着赚钱的好日子可能也到头了,2023年起国外车企可在中国独资了。
也就是说,我国将会取消乘用车合资股比限制,这是什么意思呢?华晨宝马可以甩掉华晨,东风日产可以甩掉东风自己干。保护政策马上要取消了,合资品牌变外资独资品牌,我们的国产车能坚持住吗?我们是否已经做好放开的准备了呢?
一、历史证明:大门敞开一点,整个产业水平就能向前一大步
要知道,历史一次又一次证明,我们为外来者设限的政策门槛每降低一点,大门敞开一点,整个产业水平就能向前一大步。接下来我们来捋一下时间线:
A、2009年,国家开启新能源汽车补贴,新能源车产业链开启发展之路;
B、2015年,27号令对内打开“准入闸门”,原本不属于汽车领域的、或者处于产业链边缘的企业,都可以进入汽车行业。
可以说,小鹏、理想、蔚来、零跑等等,这一批新能源新贵,基本上来自这一轮政策门槛的开放。
C、随后的2018年,国家决定放开外资新能源汽车50%的股比限制。
同年10月,特斯拉落户上海,特斯拉像一条鲢鱼,打破新能源车原有格局,随便造一台车就能拿一份补贴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但是整个新能源车产业链都激发出新活力,特别是电池端,诞生了宁德时代这样的全球龙头。
于是,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达352万辆,占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比重达到54.2%,位居全球销量首位。2022年8月中国汽车出口首超30万台,正式跻身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地位。
D、2023年,国外车企可在中国独资了。
随着国内汽车发展壮大,当初摇篮里的弱小,已经成长为可以和世界汽车列强掰手腕的青壮年,是时候去除篱笆,争取更大的发展了。
国内除自主品牌外,汽车集团分为德(大众,奔驰,宝马),日(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美(福特,通用,特斯拉),韩(现代,起亚),法(标志,雪铁龙)等。
按照目前的销量,以及厂家自信和赌徒心理。我有必要猜测,除赌输了急着翻本的韩系,肉喂到嘴里的宝马,目前而言没有厂家想要独资。但是,这个情况会变得很快,2025年又将是个分界点,拭目以待。
二、国内车企完美衔接!难道官家真有神人,在那里掐指算时间?
2018年6月,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就曾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针对汽车制造业明确了放开股比限制的具体时间节点。其中,备受关注的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于2022年(今年)正式解除。
要知道,当年我们汽车出口数量仅仅才115万台。
虽然我不知道里面的数量占比,但是金额占比如下:
也就是才1.6%,只有区区157亿美金。
然后说今年要放开独资了,神奇的是,1-8月份我们的出口数量达到182万辆,出口金额1002亿美金,而且8月份全球第一,全年有可能接近300万辆,数量差不多是2018年的三倍。出口金额是十倍。
嘿嘿嘿,难道官家真有神人,在那里掐指算时间?政府政策推出时机的预测,不得不说很妙。我一直都觉得能把时间卡的如此之准,可能AI机器人也不一定做的到。
除了汽车出口突破外,我们的动力电池白名单废除时(也是今年),宁德和比亚迪国内市场的电池销量已遥遥领先,全球市场也牢牢占据第一阵营。
也就是说,今年外资车企独资放开后,国内新能源车企的产品力已经起来了,不管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头部企业已经追平甚至超越同级别外资车企。换句话说,我们已经有了放开的硬实力准备。
从此就不是担心狼来了的情况了,而是一群饿狼如何走出去的问题,最后,自由贸易万岁!
三、合资汽车是中国工业发展过程中一个妥协性产物,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要知道,那时新闻刚出的时候,我还在想,国家这是相信国产羽翼已成啊,自信了?对外资可是利好啊,它们可以甩开膀子干了。可谁知道,外资品牌败退来也这么快。现在看来,这个政策简直就是开嘲讽技能:你们快来啊,来中国市场挨胖揍。
我知道很多人还会带着几十年的思想钢印来看国产自主品牌汽车,却不知道海那边的工匠精神“洋大人”已经把中国汽车产品买过去拆开研究,想要搞清楚我们到底用了什么黑科技,才能把汽车做成如此高的性价比商品?
这不!大众CEO甚至特意买一辆比亚迪唐,超速被抓拍了,也要研究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你看,轮到他们对我们使用“逆向工程”了。
有人可能还是嗤之以鼻,说中国汽车产业门槛低,谁都能做,是啊,你把比亚迪、欧拉好猫拆开,确实没有啥东西,不过就是电池、电机、电控、外壳、底盘、外加四个轮子。你把吉利、长城、奇瑞自主品牌油车拆开,也不过就是三大件加上壳子和四个轮子。
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在中国生产汽车“门槛低”?你知不知道为什么在全球汽车减产时,只有中国汽车工业还在开足马力不断生产,你有没有想过中国为什么不缺任何零部件?当你拥有整个汽车工业所有产业链时,你就拥有无与伦比的生产优势,德国日本只能眼睁睁看着“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现在合资车在中国的市场还很庞大,但这已经是“历史的惯性”了,如今中国已经是全球的汽车生产大国,离世界第一的日本也就一步之遥。可以说,合资汽车就是中国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妥协性产物,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最后,为了想要在中国汽车产业这块领域站住脚,靠牌子靠情怀靠国外资本不思进取躺着赚钱是不太可能了,无论国产自主品牌,还是国外百年品牌,都得靠真本事拼命。
最后的话:也只有真的能自己站起来了,我们才有可能大踏步的走出去
放在20年前,你想过国产车会有今天?其实当前突破股比限制并不可怕,只有那些几十年如一日只想着躺着赚钱的车企才害怕。允许外国车企独资之前:合资车暴打国产车。允许外国车企独资之后:国产车和独资车也许就是暴打合资车了。
这个政策其实对特斯拉之外的企业没有什么价值了,因为现在的合资车已经大势已去,就算变成独资,大概率也打不过内卷之后的国产车了。中国的汽车市场或许将会重演国产+苹果暴打三星、诺基亚、摩托罗拉、HTC、LG的场面。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0.cn/9052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