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堂皇口号下的“吸金市潮(中国股市20年20事)
创业板:堂皇口号下的“吸金市潮 更新时间:2010-12-29 8:26:35 上世纪90年代末期,克林顿时期的美国出现了新经济的热潮,推动美国经济出现了快速上升,网络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一批规模比较小的网络股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宠儿。大洋彼岸的这股新经济之风吹到中国,不仅在中国A股市场上刮起了一股以网络股为先锋的牛市行情,而且也催生了中国建立类似于纳斯达克市场的期待,有关建立创业板的设想开始提上中国资本市场管理者的议事日程。
2004年6月25日,中小企业板在深圳证交所开板。这个市场以吸引中小企业为主要功能,虽然它不叫创业板,但其实就是创业板。中小企业板开设以后,打破了深圳证交所长期没有新股上市的困局,也为市场增加了新鲜血液。
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尽管货币政策及时转为适度宽松,银行信贷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但信贷流向大多是国有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生存出现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利用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建立创业板的动议再一次提了出来。随之,创业板便紧锣密鼓地开始了筹备工作。这一次建立创业板的工作,在法律文件等的制定上其实不过是当年中小企业板的翻版,但证监会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强调了市场的风险控制,对开户者也规定了一定的限制措施。
经过精心的筹备,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一起上市。由于创业板的流通盘通常都很小,相对于主板市场的大盘蓝筹股,它明显地具有炒作优势,因此,上市以后即出现了高涨的炒作狂潮。一年多来,创业板新股密集上市,几乎每一个新股都被经历了一轮狂炒,而它带给市场的是更多的动荡和投机。整个市场的大盘本身就资金紧缺,当大量资金集中于创业板以及中小板以后,主板市场的大盘股就更是毫无起色。
更为令人不安的是,由于管理层对去年开始的新股发行制度作出了改革,放开了新股发行的定价权,导致发行公司和其保荐人可以放手合谋推高发行定价,每一家公司的新股募集都远远超过其投资项目的实际需求。这种状况加剧了创业板市场的投机炒作,而最终的买单者都是中小投资者。
创业板市场开设一年多来,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超过150家,新股发行累计募集的资金超过1100亿元,整体市值更是高达7000亿元左右,成为资金进出的活跃场所。但是,创业板出现的这种状况已经与其开设时的初衷出现了较大的背离,它不再是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而开设的一个通道,而是成了创业板高管通过市场圈钱快速暴富的一个捷径。
创业板上市成了一场经久不息的“造富运动”,亿万富翁批量式地涌现,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炒作的基础上,而创业板公司的业绩变脸也开始出现,随着创业板高管的快速暴富,是大量中小投资者在创业板投资上的巨额损失。由于制度性的缺失,创业板――这个打着堂皇口号建立起来的市场,已经蜕化为一个“吸金”市场,这种势头如果不能扭转,总有一天,它会重蹈境外市场一些创业板所走过的老路。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0.cn/8388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