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2015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分析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2015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分析的知识,包括2011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贷款死循环后果有多恐怖?河南12家银行不良率超20%,个别超40%,农商行为何屡陷困境?一流商业银行标准银行打包出售的不良资产(贷款),什么价位,一个包多大金额?贷款死循环后果有多恐怖?贷款死循环不恐怖,恐怖的是你心存侥幸,优柔寡断,越陷越深。什么叫贷款循环,通俗讲,就是倒贷,以贷养贷,在离开贷款无法靠自有资金正常周转的情况下,依靠循环贷款实现一个时间段内现金流的动态平衡,最终以未来的资金流入作为终结。
什么叫贷款死循环,也就意味着未来资金流入没有了,或者虽有流入却终结不了,收入覆盖不了利息费用支出,饮鸩止渴,越循环欠的越多。
举个通俗的比喻,一边喝茶,一边往茶杯续水,那是正常循环,茶杯里水总是满的;如果只喝不续,或者续的很少,那要不了多久,茶杯就喝干见底了,这就是死循环。
贷款死循环的后果是什么?
1、倒贷过程中付出大量利息、手续费用。有些人在面临死循环时,慌不择路,只要能贷到,多高的利息都敢借,多高的贷款中介手续费都敢答应,很短时间内使自己陷入高利贷的漩涡。
2,倒贷过程耗费大量时间精力。有些人在面临死循环时,担心崩盘,到处找贷款渠道,把自己本行业务都搁在一边,荒废了。
3、贷款死循环最终结果必然崩盘,最终后果就是停摆,再也循环不起来了。紧接着就是被债权方被起诉,查封企业、个人名下资产,直至被法院列入被执行人名单,限高。这样破产的老板屡见不鲜。
贷款一旦陷入死循环怎么办?
首先,需要客观清醒地评估,是不是“死”了,这个过程一定要避免侥幸心理。尤其不能采取高利转贷,那样只会越转越高。
其次,如果判断死循环了,就不要犹豫不决,苟延残喘。第一干脆停止循环,不再倒贷,及时止损。第二与债权方诚恳协商停止计息,对欠款以及已经发生的利息拟定还款计划,这个还款计划必须是务实的能做到的,量力而定,以免再次失信。
当然关键还在于在争取到的风险缓冲期内努力挣钱,早日还款,至少按承诺的还款计划做到,逐步降低负债,以期东山再起。
人生豪迈,哪有什么恐怖,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河南12家银行不良率超20%,个别超40%,农商行为何屡陷困境?2019年4月2日,审计署发布2019年第1号公告《2018年第四季度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结果》,指出目前多数金融机构能够加强金融风险管控,但仍有7个地区的部分地方性金融机构存在不良贷款率高、拨备覆盖率低、资本充足率低、掩盖不良资产等问题。
其中在不良贷款率方面指出:截至2018年底,河南省有42家商业银行贷款不良率超过5%警戒线,其中超过20%的有12家,个别商业银行贷款不良率超过40%。
不得不说这个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据,根据河南银监局2017年7月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按照“成熟一家,组建一家”的原则,河南省已组建81家农商银行,另有30余家已经达到组建标准,预计2017年底前可基本完成农村信用社改制农商行的工作,也就是说河南全省大概有110几家的农商行,再加上河南省的5家城商行,不算中农工建这些国有大行,河南本土的商业银行机构大概在120家左右。
超过不良警戒线的5%的,达到了全省银行数量的近三分之一,超过高危的20%不良率的也达到了全省银行数量的十分之一,不得不说,河南的金融系统目前就是一个火山,随时可能会爆发。
5%的警戒线我们都知道,银行的利润来源主要是存贷息差,商业银行的存贷息差最近几年逐步在下降,整体来说,目前维持在3%左右,比方说,某家商业银行,其揽储了1000亿并放贷出去,按照存贷息差3%来说,一年这家银行可以赚:1000亿*3%=30亿。
但是如果不良率达到了5%,也就说放贷出去的1000亿元,一年后会有:1000亿*5%=50亿元无法回收回来。单从这个数据对比,银行不仅不赚反而亏了。不过银行的贷款很多有抵押物或者保证人,因此不良可以部分清收回来,现实中清收的比例目前基本上就在五成左右,也就是说50亿的不良,通过各类手段后,最后差不多可以回收25亿亿元。
这样来看,似乎还有30-25=5亿的利润,但是银行的经营是要成本的,房租、水电、人工、设备、系统等等,所以如果不良率达到5%一家银行就处于风险的边缘了,这就是警戒线,在5%这个水平银行处于盈亏平衡的临界点。
而不良达到20%跟40%的,偶尔一两年还可以,因为有往年的利润可以填补,但是长期保持几年,那么这家银行距离破产也就不远了。
为什么农商行的不良率高?如下图所示,目前我国农商行的不良率平均值在3.3%左右,而其他的城商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国有大行的才维持在1.5%左右,农商行的整体不良率是其他类别商业银行的2倍以上,那为什么农商行的不良率这么高呢?
一是农商行规模小,贷款集中度高。相较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农商行整体规模较小,同时覆盖地区范围较小,很多仅覆盖至本县单位,这就导致其可选择的放贷行业、对象单一化,并且易受制于区域性发展的产业特点、环境因素等,大大提升了贷款集中度风险。
二是农商行的人情业务太多。这也是最备受诟病的一点,农商行深入农村土地,很多总行就在本县,有太多“人情业务”,即使想往上推都推不了,甚至出现有的村长要获得贷款,只需要“认识一个审批员就够了”,放宽的条件准入,其本身风险就大大的增加了,所以农商行的不良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总结自2015年《存款保险条例》正式推广以来,银行业的破产在理论上来说已经没有任何的困难或者阻碍渠道了,或许未来的时间里,银行的破产将会成为一个理所当然的常见现象。
一流商业银行标准标准如下:
一、看主要的财务数据。
(一)资产负债表
如果简单分析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从中挑选几个重要的标准,觉得选择总资产、总负债、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及垫款这四个指标就可以了,因为了解这几个指标就可以大概知道这家银行的规模,经营风格属于哪一种类型。
1、总资产、总负债。
一般而言,超过千亿的银行,我们就习惯称它为大行,而超过万亿的就是超级大行,一般都是国有大行。下面是邮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截至2019年9月末,它的总资产达到10万亿。
当然,很多其他中小型银行的资产规模只有几十亿,这并不说明它们不优秀,发展得不好,这可能是历史发展的原因,也可能是受限了当地的金融经济结构。
对于银行的主体评级,总资产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评级公司一般会参照资产总规模进行评级,比如1000亿以内的银行机构多为AA(含)以下,而超过千亿的银行主体评级往往在AA+以上,这只是一个重要参考标准。
2、存款、贷款。
这个指标相对于总资产和总负债,就显得更为稳定,更可靠,所以一般专业的金融人士,在了解一家银行的规模的时候,存款和贷款的规模是必须要了解。
因为总资产可以通过变卖资产或者临时运用同业拆借或者线上正回购融入几个亿,甚至几十亿,换句话说,它的操作空间比较大,而存款则不然,它的增加比较难通过其他特殊的手段去增加,所以,了解一家银行,一定要把存贷款规模,存贷比了解清楚。
虽然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已有20年之久的商业银行75%存贷比监管指标删除了,但是它一样具有指导意义,如果过高的存贷比,必须要注意相关风险。
(二)利润表
利润表主要看银行盈利能力的,觉得分析一家银行发展得好不好,这个表的数据比资产负债表的更有说服力。因为每家银行的资产负债是不一样的,这个难以比较,而通过一定的资产产生的效益这个是可以间接对比的。
利润表看什么呢?其实按照利润表从上而下走一趟就可以了,营业收入、营业支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这些指标往往需要跟上一期或者年初进行对比,计算出增长率,当然还要配合相关的资产去分析,这个下面的重要监管指标里详细说。
(三)现金流量表
对于一般的公司,现金流量表是必须的,它能反映出该公司在经营、投资和筹资中产生的净现金流,俗话说,资金只有流动才能产生效益。
不过对于银行来说,现金流量表却显得没那么的重要,很少人会去关注,因为银行是不存在缺乏资金的,它只存在获取资金成本的高低,只要你付出的利息足够高,理论上银行是可以获得无限的现金。
二、看重要的监管指标。
银行的监管指标非常的多,下面主要从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盈利能力和资本状况四个方面选出几个较为有代表性的监管指标,详细的请看下表:
(一)流动性风险
对于银行来说,必须要保障其充足的流动性,最起码的就是让客户存钱自由,取钱自由,避免出现挤兑的极端现象。让头寸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不能太高,高了就是浪费资源,闲置资金过多不能合理的配置资产,低了就可能出现透支,穿了头寸的情况,这是不能允许出现的。
1、流动性比例
它的定义是,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率。该比例越高,表明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越小,但同时也意味着其盈利能力的降低。
举个例子,假如银行有30亿的流动资产,100亿的流动负债,流动性比例就是30%,在监管值之上,这时候有70亿的短期负债可以运用,因为借回来的钱肯定要用出去的不然就亏了。如果把流动性比例提高到40%,虽然流动性风险小了,但是你可用的短期负债资金就是60亿,相应的盈利能力就降低了。
所以,这个流动性比例的值不一定是越大越好,一定要结合本银行的实际情况去制定。
2、流动性覆盖率
流动性覆盖率是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未来30日的资金净流出量,流动性覆盖率的标准是不低于100%。
从字面上看,这个指标就是保证银行在未来一个月内短期负债资金的需要。它的比率是100%,就是说可变现的优质资产,像现金、国债、同业存单等可以快速变现的资产,能够在未来一个月期限内覆盖它的负债,银行为了能够正常的运营,确保它的流动性,设置这个指标不难理解。
(二)信用风险
对于银行来说,控制了风险就代表着盈利,所以信用风险应该是它最为关注的,里面的指标也是非常的多,主要体现在信贷方面,这里就挑选了两个最为有代表性的指标来分析。
1、不良贷款率
11月12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2019年三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在信贷资产方面,2019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86%,较上季末增加0.05个百分点。
这个是硬性指标,因此,对于平均1.86%的不良贷款率,5%的监管上限应该是不能突破的红线,在目前经济下行的阶段,高不良代表着高风险,在银行准入方面一定要严格判断。
2、拨备覆盖率
这个指标跟上面的流动性覆盖率有点相似的感觉。看看它的定义,(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不良贷款×100%,它不单要求贷款准备的资金全覆盖不良贷款,还要比不良贷款的多50%,可见在信用风险这一方面管束得十分严格。
举个例子来说,银行贷款100亿,不良贷款为8亿,那不良贷款率就是8%,那么按照150%的拨备覆盖率去计算,那么银行必须要计提至少12亿的损失准备,话句话说,不良贷款越多,这个损失准备的值计提会按150%去计算,消耗的资金就越多,对银行的指标和经营影响就越大。
因此,商业银行必须要做好不良贷款的压降,这个是连锁反应,只有控制好不良贷款,其他方面就会出现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也就越大。
(三)盈利能力
1、资本利润率
曾经有人问巴菲特,如果只能用一种指标去选择好的企业,会选什么指标呢?股神毫不犹豫的说出了净资产收益率(ROE),这就是对应银行的资本利润率。
银行的这个监管值是大于等于11%,不过对于股神来说,他要求的是保证每年这个值要在15%以上,这样才会去考虑这只股票。
2、成本收入比
这个指标相信很多人比较少听到,成本收入比是银行营业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反映出银行每一单位的收入需要支出多少成本,该比率越低,说明银行单位收入的成本支出越低,银行获取收入的能力越强。因此,成本收入比率是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举个例子,银行的营业费用是30亿,营业收入是100亿,那么它的成本收入比就是30%,就是银行每产生1亿的收入需要支付0.3亿的成本,要是这个比例越低,去到20%,1亿的收入只需用到0.2亿的成本,利润就是0.8亿,比之前多0.1亿,也是比较好理解的。
(四)资本状况
资本状况这一方面的分析是比较复杂的,特别是涉及资本充足率这一指标,因为从资本充足率发展的历程来看,它是比较坎坷复杂的,直到《巴塞尔协议III》达成一致才确定目前的标准值。那么具体它的发展历程这里就不做多介绍了,有兴趣的可以去详细了解。
对于这个监管指标,资本充足率=资本净额/表内、外风险加权资产期末总额,也是硬性的指标,是不可以低于10.5%。
截至三季度末,商业银行整体资本充足率为14.54%,较上季末增加0.42个百分点。下面是宇宙行工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表,截至2019年9月末,工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6.65%,高于平均水平。
结语:分析一家银行是否好的银行,必须要从多个维度去衡量判断的,上面主要就是从一些重要的财务数据和监管指标去分析,做到快速的掌握银行的基本经营情况和盈利情况,判断该银行是否值得进行准入和投资。
银行打包出售的不良资产(贷款),什么价位,一个包多大金额?最近几年市场行情不太好,很多企业借了银行的贷款之后到期了没法偿还是经常会发生的事情,目前很多银行都会有一些不良率,大多数银行的不良率基本上都是在1.5%~3%之间,有个别农商行不良率比较严重的,有可能达到10%以上。
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不良资产贷款。对于贷款银行会分为5个等级,具体如下:
1、正常类:正常贷款简单来说就是债务人能够正常履行合同,没有出现逾期等其他意外情况,债务人还款能力充足,贷款损失的概率为0。
2、关注类:这种情况尽管债务人目前还正常在还款,有一定的债务偿还能力,但是其生产活动可能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如果这些不利因素持续存在,未来有可能会造成贷款出现逾期的情况。
3、次级类,次级类贷款是债务人的还款能力明显出现了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是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的,即使执行担保也有可能出现一定的损失,损失的概率为30%~50%之间。
4、可疑类,可疑贷款是债务人到期之后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便执行担保措施也会造成较大的损失,损失的概率在50%~75%之间。
5、损失类,损失类贷款简单来说就是借款人没有任何偿还能力,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和履行什么样的程序贷款都注定要损失掉,这种损失的概率是75%~100%之间。
在这5类贷款等级当中只有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才会被定义为不良资产,而最终银行会把这些不良资产拍卖掉的一般都是可疑类和损失类,这些贷款逾期超过一年以上仍然没法正常收回,银行才会把它们打包给资产管理公司。
再来看一下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依据。很多债务人可能会有疑问,自己欠的是银行的钱,合同是跟银行签的,银行凭什么把自己的贷款转让给这些资产管理公司呢?这里面有什么法律和政策依据吗?实际上确实是有的。
2000年1月11日,国务院发布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这个条例对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注册资本,业务范围,资金来源,公司治理,财税政策等方面做出了规定。其中第十一条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按照国务院确定的范围和额度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超出确定的范围或者额度收购的需经国务院专项审批。
2012年1月8日,财政部发布了《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明确了四大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市场主体,除此之外还有省级政府设立或授权的一家资产管理公司。
2013年11月28日,银监会发布了《中国银监会关于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开展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收购处置业务资质认可条件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鼓励设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并明确指出鼓励民营参股,每个省份原则上只设立一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且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亿元人民币。
目前我国不良资产的处置体系基本上形成了以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为主体,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为辅助的格局,这些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一级市场,他们主要负责收购银行的不良资产,收购的不良资产当中有一部分资产管理公司会自己进行处置,比如通过债转股的方式入股到债务企业当中;还有的是直接通过二级市场转卖给其他投资者,这些投资者当中包括一些中小投资人,资产管理公司之间相互转,还有一些银行也会参与到其中。
再来看一下银行售卖不良资产一般是什么价位至于不良资产的收购价格是多少,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是不同的,通常情况下一级市场的价格会比二级市场低一些。
具体到不良资产本身,不同等级的不良资产价格也是不一样的,如有一些不良资产收回的概率比较大,那么对应的价格就比较高一些,相反如果贷款收回的可能性比较小,那么价格就会比较低一些。
一般情况下,银行会把不良资产进行分类打包,比如将本行的不良资产分为4类,每一类对应的价格都是不一样的,通常来说一类的价格会比较高一些,对应的三四类的价格会比较低一些。
比如下图是2014年到2019年第三季度不良资产一级市场的成交均价。
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时期银行不良资产的价格是不一样的,比如在2015年最低谷的时候,一级市场的价格是0.28,相当于一个亿的不良贷款,资产公司只需要花2800万就可以买到。而到了2017年,这个价格明显有上涨,收购价格是0.43,相当于一个亿的不良贷款,资产管理公司需要花4300万才可以买到。
当然这个价格只是一级市场的平均成交价格,具体到不同的资产上面价格会有很大的差别,比如有一些回收难度很大的贷款,说不定银行有可能按照0.1的价格就可以卖掉,而对于那些回收可能性比较大的优质不良资产,有可能会卖到0.5或者0.6。
最后来看一下银行打包不良资产一般是多少金额银行打包不良资产是多少金额这个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不同的银行打包不良资产的金额都是不一样的。但通常情况下,一包不良资产的金额基本上都不会低于1000万。
毕竟处置不良资产一般都是直接由银行总部进行的,各大支行并没有这个权限,所以总行会把所有支行的不良资产统一打包进行售卖,因此不良资产的金额一般都是比较大的,大多时候都有可能达到1亿以上,不过对那些小银行来说,有可能1000万他们也会打包出售。
OK,关于2015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分析和2011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0.cn/7191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