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家公募基金扎堆做多超20亿元自购
没有哪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疫情影响,2月3日,上证综指暴跌7.72%,但仍有近200亿元北上资金买入,彰显其对A股信心。继北上资金看好市场大笔买入之后,2月4日,公募基金“集体”行动,截至昨日发稿,已有26只公募基金大手笔购买旗下偏股型基金,总金额超20.5亿元,其中天弘基金公告买入5亿元,易方达基金买入3亿元。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称,公募基金买入旗下基金说明他们有信心,坚信疫情一定会被战胜,坚信中国股市一定会走好。
公司和高管齐上阵自购
2月4日,A股摆脱大幅调整,“满血”复活,A股三大指数小幅低开后,很快开始了上攻行情,上证指数收盘上涨38.68点,这与公募基金踊跃抄底分不开。截至2月4日发稿时,继兴全基金打响鼠年自购“第一枪”之后,已有多家公募基金陆续跟进,发布“已经买入”或“将要买入”旗下偏股基金的公告。其中,天弘基金公告买入5亿元,易方达基金买入3亿元,汇添富基金买入2亿元,东方红资产管理买入1亿元,广发基金、华安基金分别买入1亿元,中欧基金买入8000万元,兴全基金买入6000万元,博时、富国、招商基金、银华、嘉实、永赢等几家基金分别买入5000万元,南方基金买入4500万元,万家基金买入4000万元,中庚、平安、万家三家基金各自买入3000万元,中邮基金买入300万元,公募基金自购总额已超20.5亿元。
天弘基金目前是公告自购金额最多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在2月4日的公告中称,将合计出资5亿元申购旗下主动偏股型基金。天弘基金称,天弘基金及全资子公司已于2月3日开始,分批次申购旗下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截至2月4日收盘,合计申购已经超过2亿元。
除了基金公司在大手笔买入旗下偏股型基金外,基金公司的高管和基金经理们也没有袖手旁观,在以多种方式买入,并承诺长期持有。
博时基金在申购旗下偏股基金的同时还宣布,公司高管、基金经理也将率先申购,并鼓励公司员工积极申购公司旗下基金并长期持有。
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拟斥资1亿元自有资金申购旗下10只偏股基金和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与此同时,公司全体高管、全体基金经理和投资经理也主动出资申购旗下基金及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申购总金额超过千万元。
提升A股市场话语权
公募基金普遍认为,近期股市出现的短期大幅下跌是不理性的,短期疫情的冲击不会改变中国经济中长期的增长态势和转型升级趋势。
实际上,基金公司自购行为在公募行业并不鲜见。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公募基金自购行为共发生265次,涉及80家基金管理公司。通常来讲,基金公司自购行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基金经理自掏腰包实现利益捆绑的营销模式,主要目的是吸引投资者购买基金或减少基金赎回行为;二是为确保基金发行成功,如果基金募资达不到最低额度限制,将不能设立。
但在股市大幅下跌时“集体”出手购买旗下基金的现象并不多见。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龚秀国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称,基金管理团队比较专业,长期业绩优良,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短期冲击中国经济与市场信心的背景下,自愿与广大投资者共赴国难,展现出看好中国股市长期向好基本面的坚定信念。多家公募基金的自购行为,具有一定的风向标意义,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
大连峰岚投资董事长陈霖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称,公募基金敢于用自有资金抄底,有两个重要意义:一是长期看好A股市场,将基金业绩与市场走向捆绑在一起,有利于激发主观能动性。头部明星级公募基金管理人带头自投,在保持公募基金市场流动性的同时,对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也具有积极作用。二是在A股市场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背景下,相较北上外资的不断买入,公募基金以自有资金认购,在提振市场信心的同时,也能提升在A股市场的话语权。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0.cn/703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