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全球对冲基金与H股公司协商PIPE投资
多家全球对冲基金与H股公司协商PIPE投资 更新时间:2010-2-8 23:03:11 今年以来,包括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和GLGPartners等全球大型对冲基金公司先后落户亚洲。他们看中的,不仅仅是亚洲新兴市场的投资机会,还有亚洲投资者的雄厚财力。 2月4日,市场传闻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已完成对英国私募股权集团ApaxPartners价值9.56亿美元的投资交易,再度“激发”众多大型对冲基金淘金亚洲的热情。 然而,扎根亚洲,并非易事…… 初来乍到的“困惑” 1月14日,管理5.6亿美元资金的对冲基金管理公司TiresiasCapital宣布在香港启动5000万美元成立一只事件驱动型对冲基金。 为提升这只新对冲基金的“含金量”,TiresiasCapital聘请了明星投资研究团队。但这能否迅速赢得亚洲投资者的认同,目前仍是一个未知数。 “对初来乍到的对冲基金而言,寻找一只善于与本地投资者沟通对冲基金投资理念的营销团队,有时比组织一只明星投研团队更有实用性。”总部位于香港的中国对冲基金研究主管锐衍透露,大型对冲基金落户亚洲后,首先必须得解决的问题却是语言沟通障碍。 毕竟亚洲很多富豪或机构投资者并不善长用英语解读对冲基金复杂的数学投资模型及投资策略,一支拥有当地投资者网络、了解对冲基金投资模式的营销团队,有助于迅速提升亚洲投资者对这只对冲基金投资理念的认可度。 1月22日,摩根士丹利便宣布聘请前雷曼兄弟公共销售小组总经理JenkinLeung主管针对亚洲对冲基金客户的融资事宜。Leung同时还是总部位于香港的对冲基金Hindsight首席执行官。 同时,由于亚洲金融市场缺乏足够多样化的对冲投资金融创新工具,对冲基金往往发现其在亚洲的投资策略只能是多空策略,其在欧美运作娴熟的数学投资模型基本难有用武之地,无疑将给对冲基金的预期投资回报带来某种“不确定性”。 记者调查发现,当前落户亚洲的对冲基金投资策略主要以时间主导型、事件驱动型、PIPE为主,投资收益高度依赖基金经理的个人投资水准,无法通过数学投资模型做量化投资,锁定“相对固定稳健的”投资收益。 一位香港对冲基金经理透露,多家全球对冲基金经理正与一些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高管接触,协商PIPE投资事宜,主要投资方式是对冲基金定向收购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债,设定转股价格一般为上市公司此前30个交易日加权价格的90%-95%。 “在欧美市场,对冲基金寻求PIPE投资,基本是通过投资银行凑合完成的。”他指出,“他们现在得自己参与其中,为了能省下一笔佣金支出,间接提高基金投资回报。” 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数据显示,去年公开披露PIPE投融资案例的国内上市公司多达19家,通过PIPE共募集226.21亿元。 “被推高”的募资成本 看到越来越多对冲基金落户“亚洲”,投资银行迅速将全新机构经纪服务收费模式引进香港、新加坡等地。 据悉,以往投资银行提供的机构经纪服务,包括证券借贷、杠杆融资、资金托管清算及免费募资业务。但如今,他们推出的全新经纪服务收费模式,就是将杠杆融资与募资“捆绑”在一起,开始向对冲基金公司收取募资费用。 包括摩根士丹利和瑞士信贷等大型投行都对这项全新机构经纪服务“乐此不疲”,将之作为投资银行开拓财源的新尝试。 “投资银行替对冲基金募资的佣金费用基本在1%-2%,面向散户募资的、商品期货对冲基金的佣金比例将达到5%。”锐衍透露,“多数对冲基金会接受这笔额外的募资佣金支出,他们需要投资银行给予足够高的杠杆融资额度。” 一些刚落户香港的对冲基金公司则寻求委托当地第三方理财机构募资。1月20日,日本对冲基金管理公司SparxAssetManagement决定通过PaulSmith旗下香港的TripleAPartners进行对冲基金产品市场拓展和销售。 不过,类似委托营销模式同样是代价“不菲”。新成立的对冲基金产品寻求第三方理财机构负责产品营销时,须转让10%-20%对冲基金管理公司股权给后者,便于理财机构有效监督客户资金安全,分享对冲基金部分利润分红;对冲基金公司却只能接受经营利润被“稀释”的结果。 “类似做法曾经在欧美对冲基金市场流行过,现在它又重新出现在亚洲。”锐衍指出,“但初来乍到的对冲基金们必须适应类似的募资规则。”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0.cn/6906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