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接到好多粉丝的咨询,主要是银行理财波动的太厉害了还有就是对自己买的银行理财心里没底,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如xxx最近一个月时间,就把之前3个月的收益都亏掉了;xxx明明买的是R2中低风险的银行理财,结果现在还亏着3000元;
xxx买的银行理财是有封闭期的,明年5月份到期,现在每天亏400元,不知道持有到期会不会亏本。
很多人平时都将银行理财当做收益率略高的银行存款,虽然收益不高,但是每天都会有稳定的收入进账。稳健的银行理财居然还能够连续亏损多日,颠覆了绝大数人的认知。
补充更新:这波银行理财赎回潮,国有大银行还撑得住,地方小银行客户少,他们为了留住客户,搞出了一些暗箱操作。比如某网友微博爆料说,西X银行,原本是封闭期理财,现在提前开放赎回了。
再比如某网友小红书爆料,齐x银行,给亏损本金的客户,自掏腰包保本回馈客户。
今天就给大家说说银行理财为什么跌,银行理财产品何时止跌?以及跌了这么多要不要赎回?
一、银行理财亏损&债券基金大跌
最近的低风险理财市场不平静,以往很稳健的银行理财和债券基金再度跌跌不休,他们到底有多惨,我们先来看几组数据:#银行理财##债券基金##12月财经新势力#
1、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12月7日,全市场处于存续期的公募理财产品中,有超过4000只银行理财产品单位净值小于1。
2、普益标准数据显示,由于债券市场近期剧烈震荡,理财产品收益大幅下行,R2级(中低风险)的产品也出现了部分亏损。
3、截至11月末,“工农中建交”5家国有大行理财公司及招银、兴银、光大、平安、信银共计十家理财公司的产品(仅以子公司管理口径计)管理规模约为17.1万亿元,单月缩减近6300亿元。
4、截至12月9日,理财子公司及理财类机构现券净卖出还有1225 亿元,近一个月以来理财整体呈现大额净卖出的状态,到目前,理财赎回潮的影响或仍未完全体现,负反馈仍在加剧之中。
5、很多号称银行理财升级版、替代品的短债基金也歇菜了,这只“网红”债券基金,单日暴跌12.08%!
6、清流又找了几只历史业绩很稳健的,大家平时买得比较多的债券基金,分别是:招商安心收益债券、鹏华丰禄债券、西部利得汇享债券、工银纯债债券、易方达纯债债券、天弘永利债券等。
这些基金近一个月跌幅都超过了1%以上,一年可能就赚三四个点,一个月跌去了半年的收益。
二、银行理财底层资产是债券
2022年,我国理财总额近30万亿元,其中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占到九成以上,而另两类理财产品,即混合类产品和权益类产品占比不足一成。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的投资产组合中,主要是债券及同业存单等标准化资产。
截至2022年年中,理财背后的标准化资产约22万亿元,占到理财产品总持有资产的约七成。而这22万亿元标准化资产里面,债券大约占了17万亿,可以说银行理财的背后,大半就是债券。
如果将理财背后的债券再细分的话,理财持有的信用债约15万亿,另有利率债为1.65万亿元,即信用债和利率债,构成了我国庞大理财的底层资产。
在我国,信用债又可分为企业债和公司债。企业债是那些国有大型企业等发行的债券,主要由发改委审批;公司债主要按照核准制,由证监会管理。
不管是企业债还是公司债,它们的最后偿还都要靠企业自身的信用,因而,购买信用债的投资者需要承担这些企业或者公司的信用风险。
利率债有所不同,相对于信用债而言,利率债的信用风险较小,利率债是指那些有国家背书的信用水平极高的主体发出的债券,具体如国债、地方政府债券、政策性金融债和央行票据等,另外也还包括铁道债等。
这些债券的信用风险极低,购买这些债券,几乎可以肯定地赚取固定收益,基本不用害怕出现信用风险,利率债就相当于是国家背书了的信用债。
按照风险等级来划分,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通常分为R1到R5,一共5个级别,大致对应为保守型、稳健型、平衡型、成长型和进取型。
其中R1主要投资方向是存款、国债、货币基金、央票等等,基本上可以理解为无风险产品,所以投资收益也相对较低,最新的年化收益率不到2%。
R2产品主要是在R1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企业债,因此相对R1而言收益率略高,目前年化收益率大概在3%-4%之间。这一轮大面积亏损的银行理财,主要就是R2级别的产品。
大家可以查看自己持有的银行理财,会发现基本上是从11月份才开始出现大幅下跌的。再看银行理财披露的持仓情况,基本是以持有债券资产为主。
三、债券市场波动的原因
本次债券市场波动成因较为复杂,清流在这篇:债券基金大跌,我们该怎么办?和大家聊过,最主要原因的是前期央行各种降准和逆回购投放,大量资金涌向银行间市场,但出于某些原因并没有太多地流向实体经济(社融和信贷数据持续低迷),这些钱都积压在银行间市场,银行理财和债券市场走牛。
但是11月份开始,国内宏观经济(FK)政策转换,市场对经济修复的预期向好,投资者风险偏好提高,货币流动速度会增加,导致资金利率上升。
加上央行近三个月收缩了流动性,减少了资金供给,一些机构就开始抢跑,卖出手里的债券。所以导致资金格,也就是市场利率上涨,市场利率上涨,债券价格就下跌了。一般而言,当经济发展好、市场的货币少、市场利率高时,债券可能就会下跌,以债券资产为主的银行理财就会跟随下跌。反之亦然。因此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代表着市场长期利率,利率和债券价格呈现负相关,市场长期利率上涨,债券价格就会下跌。同时叠加地产融资政策放松,对资金需求提高,导致债市收益率明显调整,短端收益率快速上行。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对应的就是当前持有的债券价格下跌,意味着市面上已经流通的债券相对收益降低,债券基金会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对应的就是当前持有的债券价格上涨,意味着市面上已经流通的债券相对收益降低,债券基金会涨。这里面大家会问,我们该如何查看10年期国债收益率?诸如新浪财经、东方财富、英为财情等很多财经网站等每天都会跟踪1年期、3年期、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动态,当然也可以去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去看具体的增长幅度。
事实上国债利率上行的幅度其实不是太大,按以往的规律债市跌幅不至于这么多,而且以前买银行理财大跌也没有感觉,那是因为银行对理财做了平滑和兜底。但现在《资管新规》出台以后,不允许银行刚兑和兜底了,银行理财产品也都净值化了,以后无论是买银行理财还是买债券基金都一样,都不可避免的会承受债市的波动。2018年4月份,央行等监管部门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业界称之为资管新规。这份指导意见的核心内容,是“明确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打破刚性兑付。”从今年开始,银行理财正式进入不保本时代。
很多买银行理财的人从来没想过稳健型理财也能跌这么多,为了避险于是纷纷赎回,而集中赎回加剧了市场抛压,基金经理只能变卖其他能卖的资产应对赎回,从而导致基金净值跌上加跌,债市调整继续加深。
短期来看,尽管这轮债市下跌刚开始不久,央行就立马向市场重新投放了流动性,给的信号很明确,不会收紧流动性,还是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而且领导已经鼓励保险资金和银行自营资金承接,银行理财和债券基金压力有所减轻,但是赎回潮冲击依旧没有有效缓解。
因为以往的债市下跌几乎都是机构投资者抛售导致,他们对央行的政策信号跟随度很高。但这次债市大跌,最主要的抛售者是银行理财(散户)。散户和机构投资者可不一样,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很难理解央行的政策信号,他们的决策更多地来自于情绪上的影响,盲从恐慌大幅度赎回。综上来看,债券下跌导致理财估值下跌,理财破净后理财购买人申请赎回,在这种情况下,债券市场和理财市场之间就形成了“银行理财产品破净—投资者赎回理财—理财抛售债券—债券价格下降—理财净值加速下跌—投资者加速赎回—理财加速抛售—债券加速下行”的负反馈。
不过长期来看也不用特别过于担心,因为长期利率债的表现已经对理财赎回没啥反应了,从中债指数来看,最近跌了0.814%,整个债券市场的平均跌幅。而且债市也总能涨回去。按中证全债指数看,从2005年至今,持有1年的盈利概率高达87%,持有2年的盈利概率高达99%。
事实上和股票市场一样,债券市场走势是无法预测的,没有永远不跌的债券基金。历史规律可以参考,需要考虑的就是受否愿意接受2年持有期,换来99%的盈利概率?愿意接受这个逻辑就长期持有,不愿意接受这个逻辑的话,就要割肉下车了。持有很多债券基金怎么办?这里可以先做一下筛选,比如看底层资产是利率债(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政策性金融债和央行票据)还是是短期(期限一年以内)的高资质(评级AA以上)信用债。因为流动性好,风险性更低,这部分会先企稳,剩下其他的就还是有比较大的波动压力。而且今后也就只能选择货币基金(久期短,摊余成本法估值)、银行存款这类更安全的产品了。但是货币年化1%点多,对于大资金投资者来说肯定不划算,这就需要资产配置,持有不同类型的资产,如股票、保险、黄金之类的,做风险对冲和平衡,进可攻退可守,达到投资组合整体盈利。
清流在投资中,如何获取稳稳的幸福?一文中:对普通人来说,科学合理投资建议是:通过合理的比例分配,同时投资于保本型产品和成长型产品,多元化科学配置家庭资产。事实上,绝大多数朋友,炒股票、买基金、做投资是为了追求一个超额收益,更好更快地收获更高的涨幅,这是最顺人性的思维,但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是在当前的市场中,获取稳健收益已经不是易事,何况超额收益:一方面,偏股资产(股票、基金)本身波动就很剧烈,超出了很多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另一方面,低风险利率长期走低,货币基金、银行理财等产品的收益,在持续下滑。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0.cn/6498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