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官员: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资金已建立全流程监控
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投放进展如何?如何确保资金用于疫情防控生产经营的相关支出?部分行业企业偿债能力正在下降,债券市场是否会收到冲击?中国金融体系是否会保持稳定?
2月2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金融服务的有关情况,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彭立峰对上述问题一一作出回应。
专项再贷款资金已建立全流程监控
针对专项再贷款资金的使用,彭立峰表示,央行已经同有关部门对于疫情防控资金使用建立了全流程监控。
第一道关是把好重点企业名单关。要对企业进行严格筛选,确保进入名单内的企业符合财政部等五部委文件规定的支持范围。
第二道关是要把好优惠贷款的发放关。首先要压实银行责任,承贷银行是第一责任人,要跟踪监测贷款运用情况,确保贷款用于疫情防控的领域。其次央行建立了电子台账,会跟踪贷款运用情况。第三是企业拿到贷款支持后还要到财政去贴息,财政部门也会对中央财政的贴息情况进行监督。
第三道关是把好整个流程的审计关。按照目前的工作机制,优惠贷款的发放情况和专项再贷款的使用情况,审计部门全程参与监督,保证贷款的公正和公平。对于日常监测中发现的大额贷款异常信息我们会及时提交给审计部门予以关注。
彭立峰表示,下一步会进一步增强政策透明度,主动接受舆论监督,确保资金真正用于疫情防控最需要的地方,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针对一些企业响应国家的号召迅速转向生产口罩和防护服等物资,彭立峰给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可以申报全国性或地方性重大企业名单,如果进入名单,就可以纳入专项再贷款支持范围,由银行对接发放优惠利率贷款。
第二,如果不能进入重点企业名单,根据29号文的规定,金融机构对于这些企业也应该主动对接,积极提供信贷支持。
第三,如果通过完全市场化融资有困难,政策性银行应该跟进,发挥补短板作用。
疫情对债市影响总体可控
彭立峰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短期内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一些影响,对部分行业企业的收入和盈利能力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可能会影响相关企业已发行债券的履约情况,经过评估,疫情对市场影响总体可控,主要原因在于:
一是受疫情影响的企业比如餐饮旅游企业的债券规模在全市场融资规模比重不高,目前这个比例大概1%左右,不会推高整个债券市场的违约风险。
二是疫情发生以来央行加强逆周期调节,超预期投放流动性,债券市场流动性比较充裕,债券融资成本下降,现在一年期和三年期AAA级的中期票据收益率是2.75%和3.05%,比春节之前下降了30个基点左右,债券融资成本的下降有利于企业接续它的债务。另外,对于受到影响的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发债我们也设立了“绿色通道”,所以发行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于缓解企业再融资压力。
三是从全市场来看尽管今年公司信用类债券到期兑付规模仍然比较大,但是它的增速和去年相比是比较低的,特别是民营企业到期兑付的规模明显下降,所以预期债券违约的风险总体上应该是有所缓解的。
“当然我们也在密切关注着这些企业的财务状况,根据形势变化积极采取措施,帮扶这些受影响的企业渡过难关。”彭立峰表示。
当前中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
受疫情影响,中国金融体系是否会继续保持稳定?
彭立峰表示,当前中国金融体系总体是稳健的,经济宏观杠杆率过快上升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部分的金融领域,比如互联网金融、影子银行,部分大型企业的债务风险等重要金融风险领域的治理取得积极进展,中国金融风险总体上是收敛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些企业和行业,比如餐饮、交通、旅游、娱乐都受到了比较得大影响,人民银行等部门已出台了政策,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存量贷款予以接续,同时不作逾期记录报送。在贷款风险分类方面也会给予优惠政策。
“下一步会密切关注进展,及时评估它的影响。疫情发生以来中国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运行都是比较稳定的,金融机构运行正常,我们可以发现中国金融体系在应对风险方面具备较强韧性。从金融市场的运行情况也可以看到,投资者对于这次疫情认为是阶段性的,不会影响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同时,疫情过后经济还会出现补偿性的增长,我认为这也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基础和我们的底气所在。”彭立峰表示,下一步,央行将继续落实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行动方案的各项要求,全力维护金融系统稳定,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0.cn/5339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