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沪指徘徊在3300点附近?
上周A股让人失望,各大指数5个交易日4日收阴,全周沪指下跌1.75%,深证成指周跌2.99%,中小板指数周跌2.82%,创业板指数周跌4.54%,全周A股总市值缩水1.5万亿元。
打开沪指日K线图看看,远在2015年6月的5178点是一座突起的高峰,除此之外,上证指数多在3000-3500点大箱体里起伏。其他主要指数如深证成指、创业板指、上证50、中证500等也大体如此,距离历史高峰约差30%。例外的是沪深300,前一段涨到4900点以上,距离5年前历史高点5380点仅一步之遥。
9月初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公开说“A股偏贵了”的时候,市场多少有点不服气。不过,一个多月以来白马股频频闪崩,指数提振乏力一再走软,让市场情绪焦虑起来。
上周五,是蚂蚁集团发行定价之日,其估值从2万亿元一路攀升至3.96万亿元,IPO吸金自然水涨船高。所谓蚂蚁集团高估之时,正是A股深跌之日,说的正是资本市场供求关系演变,对存量资产价格的影响。
截至上半年,A股IPO募集资金总额3121.33亿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总量的2532.48亿元。今年已有240家企业上市,超过去年的203家上市公司。
另外一组数据是,今年已有1820家上市公司遭遇重要股东减持,总减持市值高达5284.42亿元,超过2019年全年。
扩大直接融资比例,深化注册制改革等均为既定方针。在此背景下,国民经济证券化率将大幅提升,股市供求关系的量变因素不断累积。
上周,国家统计局宣布,中国经济持续恢复,领先全球。看到经济良好表现的同时,也要看到持续增长存在的隐患。
自疫情暴发以来,A股从4月初明显企稳并于6月下旬大幅拉抬,其逻辑是宏观经济好于预期,货币财政双双宽松,以及一再强调“房住不炒”,市场对货币宽松环境下资金走向,叠加注册制改革等预期良好。
中国前三季度GDP增长0.7%,预计全年正增长。央行坚持审慎原则的意向更加明确。易纲行长最近表态“要尽可能长时间实施正常货币政策”,更多把货币政策目标聚焦于“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更加注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换句话说,经济增长转正背景下,货币政策即便短时期内不至于收紧,但肯定不会更加宽松。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0.cn/5332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