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沃尔沃十年磨一剑重组做大能否再做强
吉利和沃尔沃通过业务合并进行重组的消息,将外界从汽车企业应对疫情影响的关注中抽离出来。
2020年2月10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内幕消息,宣布其管理层正与沃尔沃汽车AB公司的管理层进行初步讨论,以探讨通过两家业务合并的方式进行重组的可能性。成为一家强大的全球集团,将可实现成本结构和新技术开发的协同作用,以应对未来挑战。此举将保留吉利、沃尔沃、领克、极星每个品牌的独特性。拟将合并后的业务通过香港及斯德哥尔摩上市,以使其能进入资本市场。
经历了十年长跑后,吉利同沃尔沃最终将实现业务合并,实现一体上市。对于此次业务合并以实现重组,吉利控股集团在接受《商学院》采访时表示,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整合资源,优化成本,实现协同发展,二是打造更加强大的国际化集团,同时通过香港和斯德哥尔摩对接国际资本市场,使得双方能够持续引领行业变革。
“重组的重大进展将对外公布,希望能在今年内完成整个重组项目。”吉利控股集团提到。
事实上,自2019年以来,汽车企业之间的合作成为当前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之一。从国内企业中上汽同广汽的合作,到国外企业中法国标致雪铁龙与菲亚特克莱斯勒的合并等事件可以看出,合作已经成为应对汽车市场挑战的方向之一。通过业务合并进行重组的吉利沃尔沃将具体采取怎样的方式进行合并、合并之后,同以往既相互依赖又相互独立的发展模式有何不同、对于双方品牌来说,合并之后将在哪些方面得到补强?
官宣重组
吉利与沃尔沃业务合并重组,将通过技术研发、成本控制和资本市场上的协同调整,最终实现新集团建立的方式实现。整合后的新集团将继续保持旗下沃尔沃汽车、吉利汽车、领克汽车、极星等品牌的独立定位,沃尔沃汽车及吉利汽车旗下的品牌仍将保持独立管理。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领克汽车是由吉利控股集团、吉利汽车集团与沃尔沃汽车合资成立的汽车品牌,是由沃尔沃汽车主导,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共同开发的CMA中级车基础模块架构所打造的汽车品牌。极星为沃尔沃汽车于2015年所购买的汽车品牌,目前以性能改装车以及新能源汽车为主营业务。
对于促使业务合并和实现重组,吉利控股集团方面向《商学院》记者表示,促使吉利汽车同沃尔沃重组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整合资源,优化成本,实现协同发展。汽车产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电动化、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成为大势所趋,这些领域的研发都需要大量投入以及整合协同。二是打造更加强大的国际化集团。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汽车的重组将强化协同效应和规模优势,同时通过香港和斯德哥尔摩对接国际资本市场,使得双方能够持续引领行业变革。
值得关注的是,通过香港合斯德哥尔摩对接资本市场,为沃尔沃多次传出的IPO消息划上句号。对此,全联车商曹鹤向《商学院》记者提到,2017年左右时,有观点认为沃尔沃独立上市比较好,同吉利汽车互不连累,在欧洲市场也更好上市。但是随着这两年双品牌逐渐发展向好,“合”起来上市能够使得双方更具竞争力。
在问及当前所洽谈的具体事宜及进度时,吉利控股集团在回复中提到,公告发布后,上市公司将征求股东意见,遴选顾问公司,重组的重大进展将对外公布。重组后新公司的董事会成员结构还没有任何决定,吉利控股集团将根据上市公司规则选举新的董事会,然后由董事会决定管理层。截至目前,董事长李书福已邀请沃尔沃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汉肯・萨缪尔森协调工作小组制定重组方案,向双方董事会提交。
十年磨合
若此次业务合并完成,则意味着吉利同沃尔沃真正成为一家人。在此次重组之前,吉利和沃尔沃保持品牌和管理团队的独立运营。
2010年,经过同福特汽车三年谈判,吉利汽车最终以18亿美元正式完成对沃尔沃100%收购。协议签订后,吉利汽车获得沃尔沃S40、S60、S80,C30、C70,XC60、XC90,V70,V50等九款车型;P1、P2、P24三个生产平台;核心知识产权使用权、全球销售服务网络、境外工厂及所有工作人员。吉利收购沃尔沃成为当时中国最大规模的汽车企业海外收购案例。
在李书福“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的声明下,吉利控股在对沃尔沃的并购协议中提到了吉利汽车不得直接使用沃尔沃汽车的技术,意即沃尔沃的技术只能用于沃尔沃品牌汽车的生产。此次宣布的业务合并及重组,无疑将进一步推动吉利和沃尔沃在研发技术、资产方面的“共享”。
对此,汽车资深评论员贾新光向《商学院》记者分析称,本来吉利完成对沃尔沃的收购之后,就应该进行资产重组,但是当时做不了这件事情。因为在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前,国内收购国外品牌的还有上汽收购双龙、南汽收购罗孚等案例,这些案例造成了国外关于中国企业收购的目的只是要技术、搬机器等较差的印象,因此吉利在收购时表示坚持沃尔沃品牌的独立发展,并未进行重组。从现在双方的发展来看,经过十年高效合作,可以展开重组的谈判,说明双方的信任增加了。
在吉利收购沃尔沃同期,国内多家汽车企业开始探索海外收购机会。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2月,北汽集团以2亿美元收购萨博全套技术。2007年5月,上海汽车完成韩国双龙汽车的股权转移,成为双龙汽车绝对控股方。此外,上汽还以6700万英镑买下罗孚75、25两个系列车型的使用权。2005年7月,南汽与普华永道正式签署《资产收购协议》,以5300万英镑收购MG罗孚资产。
截至目前,应用萨博技术的北汽绅宝已同北汽新能源合并,上汽同双龙汽车的合作已经破裂,罗孚资产由上汽集团全面收购,打造成为名爵和荣威品牌。
在谈及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契机时,曹鹤向《商学院》表示,2010年左右,中国汽车企业收购的逻辑很明确,在经历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家颁布了相关振兴计划,促使汽车市场在接下来两年走入较好的发展时期。这两年内汽车产能得到释放,国内汽车企业不再以价格为主要争取点,进而导致2011年国内乘用车行业进入品牌营销等综合实力竞争阶段。在当时的汽车市场,汽车企业都要往高端方向走,但是受限于技术及汽车市场环境的影响,高端的路并不好走。收购成为汽车企业提升品牌力和技术的方式之一。相比其他汽车企业而言,吉利的步伐快一些早一些。
据悉,在吉利和沃尔沃品牌独立发展的过程中,双方在合作研发方面取得一定进展。2017年8月,吉利沃尔沃成立领克合资公司,推出领克品牌,同年在沃尔沃主导,吉利沃尔沃共同研发之下,CMA平台首款领克品牌汽车下线。吉利、沃尔沃以及领克等品牌的小、中型轿车、紧凑型SUV等多款车型同样基于该平台进行生产。2019年10月,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共同发布公告称,双方正在“探讨合并旗下发动机业务的可能性”,或将成立新公司整合双方的内燃发动机部门。
结合数据显示,在吉利完成对沃尔沃的收购之前,沃尔沃销量连续多年下滑,2009年时,沃尔沃全球销量为33.48万辆,营业利润为亏损170亿瑞典克朗。2019年时,沃尔沃全球销量为70.54万辆,营业收入约为2741亿瑞典克朗,营业利润约为143亿瑞典克朗。
期待下一个十年?
事实上,当前汽车企业之间的合作已经成为汽车市场中的一种趋势,以2019年为例,国外如法国标致雪铁龙与菲亚特克莱斯勒的合并,国内亦有上汽集团合广汽集团达成合作意向等案例。
至于吉利合沃尔沃的业务合并重组,曹鹤提到,现在两个品牌进一步寻求发展是恰逢其时的选择,在能源革命影响下,现在全球的汽车企业都在合作,在转型的路上要做出新的动作。尽管从微观来看,沃尔沃同吉利的合作没有那么大的合并背景。
对此,贾新光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贾新光认为,从汽车工业的历史上看,两个品牌合作多年成功的案例很少,还能够进一步合作的更为少见。吉利沃尔沃经过十年合作得更好了,这在汽车圈里,是一个少见的好例子。这其中原因在于执行了正确的战略,成功维持了沃尔沃的高端地位,并选择合作研发,这是双方发展的原因之一。所以说,把握全球汽车工业的合作趋势是对的,战略是对的,下一步就是上市的方向。
在贾新光看来,双方业务的合并,首先是研发合并,即有些共同的东西一起做可以减少投资,其次是共同采购,大批量的采购可以降低采购价格,再次是市场的共同开发,最后是在新能源、新技术方面的合作等。
值得关注的是,在吉利控股集团所发布的内部公告提到,该公告由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就内幕消息披露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证券上市规则而做出。由于建议交易仅属初步性质,因此可能但不一定进行。
吉利和沃尔沃重组能否最终实现存在不确定性。
对此,贾新光提到,业务的合并合作并不是想怎么进行就怎么进行,还需要平等商讨,尊重彼此的工会、法律、国家干预等。曹鹤则提到,目前吉利处在上升势头,沃尔沃也在上升势头,至少从现在来看,两家“合”是1+1大于2效果。但是还有一种风险,重组若完成实现,将对吉利的管理能力提出巨大考验。“完全成一家子了,就要看家长的管理能力了。目前来看两家和是1+1大于2的,但是五年之后、十年之后如何发展尚不可预知。”曹鹤如是说。
在汽车市场中,流传着李书福“未来只有2-3家车企能够在激烈竞争中存活下来,现在的车企应该团结起来投资未来,从而成为2-3家未来存活下来的企业之一”的言论。当前吉利同沃尔沃探求进一步合作共享,是否能够成为2-3家存活下来的企业之一,是否能够推动业务合并及重组在2020年年内实现,《商学院》将持续关注。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0.cn/5131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