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担忧什么主权债务动荡

2011年担忧什么主权债务动荡

2011年担忧什么主权债务动荡 更新时间:2010-12-21 8:04:54   摘要:将目光转移出欧元区边缘国家,可以看到欧盟成员之一的英国同样债务缠身;再来看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主权债务不断增加,财政赤字有增无减。连能显示13位数字的“国债钟”因无法继续记录不断增长的国债而被迫停用。临近新年—2011年,全球经济依然充满危机,其中主权债务就是其中最有可能爆发的危机之一。

从2008年冰岛危机到2009年迪拜债务危机,再到2009年底爆发欧洲债务危机,希腊、爱尔兰全部倒在主权债务之上。不过主权债务危机并未得到有效遏制,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成为欧洲大陆下一个“隐形炸弹”。

富国热衷于举债。将目光转移出欧元区边缘国家,可以看到欧盟成员之一的英国同样债务

排查虚拟货币

缠身;再来看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主权债务不断增加,财政赤字有增无减,连能显示13位数字的“国债钟”因无法继续记录不断增长的

2017人工智能大赛

国债而被迫停用。

刚刚经历过美国次贷危机的沉重打击,初见全球经济复苏的曙光。临近新年—2011年,全球经济依然充满危机,其中主权债务就是其中最有可能爆发的危机之一。

2011年担忧什么?

如果您想知道2011年要担忧什么东西,就从这里开始吧。主权债券收益率正在上升——不仅仅深陷债务困境的欧元区边缘国家如此,大多数富裕国家的情况也是如此。

12月份前两周,西班牙的10年期借贷成本创下10多年来的最高收益率5.5%。美国10年期的国债收益率飙升至3.5%,为6个月来最大增幅。德国10年期的国债收益率升至3%,为5月以来最高水平。

富裕世界的核心国家和乏力的欧元区边缘国家同时发生这种变化引发了两个问题。不断上升的主权债券收益率是由类似的力量驱动的吗?它们是全球债券市场崩溃的征兆吗?

悲观人士认为,这反映出人们对美国财政困境的担忧,但是,这种担忧与债券持有者对希腊和西班牙的不安情绪相比“相形见绌”。

担忧者指出,美国参众两院通过8000多亿美元的减税计划,却终究没有解释本国将如何进行中期融资,这导致债券收益率飙升。同理,德国更高的借贷成本与其说与该国经济的乐观情绪有关,还不如说与人们对保持欧元区统一其财政部所要付出代价的担忧有关。

迄今为止,有证据表明推高最近债券收益率的是信心而不是恐慌。尤其在美国,美股上扬、美元强劲和信用违约互换没有大幅攀升表明最近债券市场的抛售是由增长希望而不是赤字恐慌驱动的。

然而,在即将到来的一年,一种与众不同的波动可能蔓延开来。经济危机之后增加的私人储蓄已经掩盖了富裕国家主权债券市场的巨大变化:

首先,富裕国家政府更加负债累累,与其过去不久的情况和快速增长的新兴经济体相比都是如此。富裕经济体的净平均主权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比2007年的债务水平

股市行业如何研究

高50%,是新兴经济体平均债务负担的2倍多。这是在富裕经济体增长前景恶化时期发生的。

其次,由于财政预算赤字的不断增加,大量短期的债务即将到期,许多政府都越来越需要进行融资。

国际金融协会的计算表明,2011年,美国需要筹措4万多亿美元,欧洲政府总共要举近4万亿的债。到2011年年底,世界上政府债务负担最重、短期债务最多的日本必须融资的金额超过其国内生产总值的50%。

与此同时,政策的不确定性增加。量化宽松政策意味着当前央行在长期政府债券的市场上发挥了巨大作用。投资者对欧元区最为担忧,这不仅是因

虚拟货币矿机客户怎么开发

为目前看来主权违约的可能性显而易见,还因为决策者想方设法通过保证主权债券持有者短期不会遭受损失来迷惑他们,中期而言,他们却要遭受重大损失。

新年中的“优柔寡断”

在这么多不确定性中,只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主权债券收益率可能上升,连最强有力的政府也无法对债券市场崩溃持乐观态度。美国是世界储备货币的发行国,但是其债务市场也无法在收益率突然上升中幸免,这可能会威胁到脆弱的复苏。

各国政府可以,也应当使这种大幅波动最小化。美国需要让中期减税和中期削减赤字协议相辅相成。日本应该大力促进经济增长并大刀阔斧地改革税收法。但是欧洲面临最紧迫的任务,其领导人需要将当今救助和未来改革提议之间的不一致性融入协调一致的计划中,以管理欧元。

不幸的是,如今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全球各国政府正在这样做。这就是2011年可能成为主权债务震荡增多和加剧之年的原因。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0.cn/456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2011年投行欧元策略盘点高盛乐观瑞银谨慎
下一篇: 2011年新闻出版体改重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