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两岸经贸合作迈入新阶段谈判渐入深水区

2010两岸经贸:合作迈入新阶段 谈判渐入深水区

2010两岸经贸:合作迈入新阶段 谈判渐入深水区 更新时间:2010-12-25 7:54:40   2010年,海峡两岸正式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的重大发展,两岸经济合作迈向“ECFA时代”。同时,海峡两岸贸易、双向投资与金融合作等均取得重大进展。尤其是大陆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台商对大陆投资加快向内陆与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新的投资区域格局正在形成。2011年,ECFA将正式实施,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也将成立,并将展开ECFA相关的后续协商,两岸经济关系与经济合作将出现全新的发展格局。

一、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发展迈向一个新阶段

2010年1月初,两岸经贸主管部门同时公布了委托研究机构关于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研究报告,宣告ECFA协商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1月26日,两会在北京举行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第一次专家工作会谈,双方就协议名称与主要内容达成多项初步共识。其中对于协议名称,大陆称之为“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台湾方面称之为“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但并未确定英文名称,一般用其英文缩写ECFA称之。双方同意协议基本内容涵盖两岸之间主要经济活动,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市场开放、原产地规则、早期收获计划、贸易救济、争端解决、投资和经济合作等。

3月31日至4月1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第二次专家工作会谈在台湾桃园县大溪举行,双方就早期收获计划、协议文本框架等达成重要共识,标志着ECFA从程序谈判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6月13日,两会在北京举行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第三次工作会谈,双方对协议文本再次进行沟通与确认,基本达成共识,并就后续工作安排等交换意见。6月24日,两会代表在台北举行第五次两会负责人会谈的预备性磋商会议。这次会议就ECFA及知识产权保护两项协议文本达成共识。

6月29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重庆举行两会恢复协商后的第五次两会负责人会谈,正式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附件。ECFA的签署,是两岸经济制度化合作的重要突破,不仅为台湾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新的机遇,开创新的契机,而且对两岸经济关系与经济合作将产生深远影响,为两岸经济贸易自由化与经济一体化创造了条件。

7月1日,台湾“行政院”院会通过ECFA,随后台湾“立法院”审议通过ECFA.9月12日,ECFA正式生效。根据ECFA文本规定,服务贸易早期收获应在框架协议生效后尽快实施。大陆方面积极努力,加快实施服务贸易早期收获开放承诺的相关准备工作,采取“成熟一项、开放一项的”的便捷方式推进。10月28日,大陆依ECFA的早期收获开放清单,正式对台湾开放会计服务、计算机及相关服务、研究和开发服务、会议服务及视听服务项下的进口电影片配额等业务。同时台湾方面决定自11月1日起对大陆开放包括大陆华语与合拍电影片、经纪商服务、研究与发展服务、电脑订位系统与会展服务等5项服务业早期收获项目。两岸经济关系正式迈向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二、台商对大陆中西部地区投资转移加快,两岸双向投资格局逐步形成

台商对大陆投资持续增长,加快向内陆与中西部地区转移

2010年,两岸关系的改善尤其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以及大陆经济持续维持快速增长,吸引台商持续扩大对大陆投资。尤其是相对近年来台商对大陆投资缓慢增长或下滑情况,不论是台商投资项目还是投资金额的增长,均是近年来少见的现象。依商务部统计,同年1-11月,大陆批准台商投资项目2727个,同比增长21.9%;实际利用台资金额22.1亿美元,同比增长37.%,均是近年少见的高增长。就台商对大陆投资的流量与规模观察,到2010年11月底,台商对大陆投资项目达到82788个,实际利用台资517.5亿美元,也是首次突破500亿美元大关;实际利用台商投资金额累计量占大陆吸引境外投资总额的比例为5%。依台湾统计,到2010年9月底,台湾共批准台商对大陆投资金额为931亿美元,与大陆统计相差400多亿美元,估计实际投资金额预计超过1000亿美元。依台湾“经济部”统计,2010年1-9月,共批准台商对大陆投资项目329个,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133.3%;批准投资金额86.5亿美元,同比增长148.2%,创下多年来最大增幅。其中,上市公司对大陆投资创新高。据台湾“金管会”统计,同年1-9月,台湾上市公司对大陆投资金额累计达到1.88万亿元新台币,较2009年底增加了1563亿元,同期上市公司在大陆投资收益合计1308亿元,较2009年底增加940亿元;其中同期累计汇台资金也达到954亿元,较2009年底增加69亿元。

受大陆经济环境变化,台商对大陆投资布局向内陆与中西部转移步伐加快。一是成都与重庆双城逐步成为继东莞、昆山之后又一个台商高科技产业制造中心。鸿海、广达、英业达、宏基等台湾IT企业龙头纷纷落户重庆,从事电脑等IT产品的研发与生产。重庆市已逐步成为台商新的投资重镇与高科技制造中心。同时,鸿海与奇宏科技等台湾高科技企业也入驻成都,从事IT、光电等产品的生产与研发,成渝成为内地新兴的台商IT产业新基地。富士康集团跳楼事件后,鸿海集团将生产基地迅速向河南、湖南等中部地区的转移,带动中部地区台商投资热。鸿富锦与富泰华投资总投资额分别达到1亿美元与1600万美元,均以生产手机为主,预计2011年产量达20万台,产值将达到130亿美元。12月初,富士康科技集团与湖南省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鸿海将在湖南长沙与衡阳兴建研发与生产基地,从事硬件制造、软件开发、三网融合以及新产品研发等,并带动部分上中下游厂商移至湖南。另外,台商也加快向江西、安徽、海西、广西北部湾与东北等内陆地区的投资步伐。

在台湾当局政策松绑后,台商对大陆的半导体与面板投资出现重大发展。9月底,台湾“经济部”批准台积电以投资盈余转投资方式在上海松江设立制程技术为0.13微米的八吋晶圆厂。12月,台湾当局批准友达公司在大陆昆山设立7.5代面板厂投资案,投资总额达30亿美元,标志着台湾大尺寸面板正式“登陆”。除此之外,传统产业、绿能产业、房地产业与物流业等成为台商新的投资热点。尤其是对大陆房地产投资出现新热潮,远雄、乡林建设与国泰建设3家知名上市公司及华固、全坤、基泰、日胜生与工信等台湾房地产企业纷纷布局大陆,加快投资步伐。

大陆企业对台投资持续增加

2009年7月1日起,台湾当局正式开放大陆企业赴台投资,开启了两岸双向投资的时代。受台湾当局政策开放有限及诸多政策限制与市场诱因不足等因素影响,大陆企业对台投资进展不大。依台湾“经济部”统计,2009年总计投资项目23件,投资金额3449万美元;到2010年6月底,届满1年,共批准大陆企业投资项目58个,投资金额7991万美元,即半年仅增加了4000多万美元的投资。到2010年9月底,台湾批准大陆企业对台投资86件,投资金额1.25亿美元。其中投资电脑、电子产品及光学制品制造业金额最大,为5484万美元,占总投资的43.9%;以投资项目观察,则以批发与零售业最多,计38件,投资金额为1667万美元,占13.3%。11月,台湾“经济部”再批准8家大陆企业对台投资案,投资金额仅有481万美元,其中餐饮业居多。到11月底,台湾共批准大陆企业对台投资101项,投资金额1.35亿美元,平均投资规模只有100万美元,显然大陆企业对台投资仍处于试验性的小型投资或以个人或自然人名义投资为主。

台商返台投资热潮仍在持续

民进党执政后期,开始积极推动台商回台投资,并采取许多鼓励措施,台商返台投资一直呈现稳步增长趋势,2009年出现的台商回台投资热仍在持续。依台湾“经济部”统计,2009年,台商回台投资金额达到362亿新台币,较上年增长77.5%;2010年1-10月底已达到386亿元新台币,提前两个月达到目标,预计全年超过400亿元。返台投资领域包括服务业、传统产业与电子科技产业等。2010年的回台投资的知名企业包括鸿海集团、克缇集团、金可集团、南八百集团、龙凤食品、东阳实业公司等。

三、海峡两岸货物贸易大幅增长态势,大陆民众赴台旅游人数创新高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海峡两岸货物贸易出现较大衰退。2010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逐渐消退与国际经济形势的好转,尤其是大陆经济快速发展及扩大内需的政策带动,2010年,海峡两岸贸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依商务部统计,2010年1-11月,海峡两岸贸易总额达1317.6亿美元,同比增长39.7%;其中,大陆对台出口为266.6亿美元,同比增长47.1%;自台湾进口1051.0亿美元,同比增长37.9%。预计全年两岸贸易总额将达到1500亿美元,大陆对台出口将首次突破300亿美元,从台湾进口突破1000亿美元,标志着两岸贸易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台湾对大陆出口大幅增长,除了大陆市场的庞大需求与台湾产品具较强竞争力外,近两年大陆加大对台湾产品采购也是带动台湾对大陆出口增长的重要原因。据台湾方面统计,2008年5月到2010年10月,共有62个大陆采购团赴台采购,与台湾签订了162亿美元的采购协议,其中2010年1-10月就有14个采购团赴台采购。12月,第13届海峡两岸科技与产业论坛暨第13届京台科技论坛在台北举行仪式,双方签署的采购及合作协议达33个,其中北京对台湾产品采购总金额达218亿元人民币。台湾外贸协会董事长王志刚表示,2010年大陆采购团对台采购金额超过200亿美元,超过2009年的180亿美元,其中落实采购金额达140亿美元。

尽管台湾对大陆出口呈现快速增长之势,但台湾产品对大陆市场的依赖度增长放慢。2010年1-8月,台湾对大陆的出口依存度为31.5%,虽然高于日本的19%、新加坡的10.3%、马来西亚的12.8%,但较2009年的31%仅增长加了0.5个百分点,升幅低于韩国、欧盟、美国、马来西亚与泰国等。

除了货物贸易外,海峡两岸的服务贸易也呈现较快发展趋势。尤其是2010年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大幅增长。据台湾“观光局”统计,2010年1-11月,大陆旅客赴台人数为150.8万人次,预计年全达到160-165万人次,2011年将达到180万人次,对台湾经济带来庞大的旅游消费收入,促进了台湾旅游业与经济的发展。同时,台湾居民赴大陆旅游仍在增加,预计全年达450万人次,也为大陆带来巨大的旅游外汇收入。

四、两岸金融领域逐步进入双向与实质性合作阶段

《海峡两岸金融合作监管备忘录》与《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相继签署及落实,促进了两岸金融领域的开放与合作,台湾金融机构加快布局大陆步伐,大陆金融机构也正式进入岛内,两岸金融合作出现新的突破,两岸金融业往来正式迈进双向往来与实质合作时代。

台湾银行在大陆的办事处纷纷申请设立分行,大陆银行也正式进入台湾。台湾银行在新世纪初已在大陆设立了多个办事处,但受制于两岸相关政策限制一直未能升格分为分行,影响业务开展。两岸金融合作协议与ECFA的签署与生效,为两岸银行业的政策开放与合作提供了机遇。大陆银监会于12月17日批准台湾第一银行、土地银行、彰化银行与合作金库银行、国泰世华银行等5家台湾商业银行在大陆设立分行,标志着台湾银行业正式进入大陆经营相关金融业务。12月15日,台湾“金管会”批准台湾合作金库银行与中国银行签订《全面业务合作协议》后,台湾银行与中国银行、兆丰银行与中国银行、台湾第一银行与大陆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分别签署MOU,为两岸银行之间外汇、贸易融资、联合贷款、同业拆借等实质业务合作创造了条件。

与此同时,大陆金融机构也正式入岛。9月,台湾“金管会”率先批准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在台设立办事处,10月又批准招商银行在台设立办事处,至此,已有3家大陆银行获准在台设立办事处,而且中国银行台北代表处于10月正式开业,这是两岸金融尤其是银行业合作的一大突破,大陆银行得以首次进入岛内。同时,建设银行与国家开发银行等也纷纷提出在台设立办事处的申请。

大陆企业在台上市发行TDR风潮兴起。近年来,台资企业纷纷回台上市发行TDR,2010年又有多家台资企业在台发行TDR。与此同时,在香港与海外上市的大陆企业也加快在台上市步伐,纷纷在台发行TDR,台湾成为大陆企业新的筹资市场。9月8日,江苏省扬子江船业公司在台湾证券交易所挂牌发行TDR,是两岸签订ECFA后大陆第一个在台发行TDR的大陆企业。随后又有多家大陆企业在台发行或计划发行TDR。到11月,先后有扬子江船业、中国泰山、沪安电力与神州数码等知名企业在台发行TDR,并受到市场肯定,先后获得巨额募资。

两岸基金投资正式启动,开启两岸机构投资股市的新时代。2010年初,台湾开放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投资台股,大陆华夏基金等两个QDII获准投资台股。第一个进入台湾的大陆华夏基金随即申请汇台5000万美元,因操作绩效佳,于8月再次申请汇入3000万美元,达到台湾当局规定的上限标准8000万美元。据台湾证券交易所资料,到2010年10月底,大陆QDII来台登记的有6个,提出额度申请的有5个,已汇入资金投资的4个。其中有2个申请汇入资金已接近单一QDII汇入上限8000万美元。

与此同时,台湾元大、宝来、富邦、保德信、群益、复华与国泰等7家投资信托公司,先后向大陆证监会提出发行QFII申请,希望以机构投资者的方式进入大陆股市。2010年11月2日,在全球多达100家公司申请QFII资格的情况下,大陆证监会还是优先批准了台湾富邦投资信托公司与群益投资信托公司的QFII资格。

两岸货币兑换与交易增长迅速。2008年6月,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地区人民币现钞买卖业务后,业务增长迅速。到2010年2月,有44家金融机构、计3112家总行与分支机构可办理人民币买卖业务,交易总金额达64.8亿元人民币;民间157家合法收兑处,交易金额达80.5亿元人民币,合计达145.3亿元人民币。2010年6月,上海交通银行获准承办新台币与人民币的双向兑换试点业务。11月,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厦门银行获准在厦门经营结售汇业务经营资格及试点办理新台币兑换业务,加上此前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在内,福建省内新台币兑换银行机构增至4家,新台币兑换业务由银行柜台延伸到签约授权的外币代兑机构。

五、 2011年两岸经济关系展望

2011年,海峡两岸经济关系与经济合作将进入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海峡两岸贸易增速将有所下降,但贸易规模将持续扩大,有望达到1700亿美元;台商对大陆投资会继续向内地或中西部地区转移,投资热点增多,不再集中于沿海的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大陆企业对台投资发展则取决于台湾当局的政策开放程度,预计会有一定程度的开放,但限制仍多,大陆企业对台投资仍以市场布局与策略性投资为主。两岸将会对“陆客自由行”展开协商,预计试点实施的可能性很大,有条件的“陆客自由行”有望在2011年实现,可能促成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人数的持续大幅增加,预计全年将达到180万人次。同时,海峡两岸金融合作、产业合作等将有望有新的发展与突破。尤其是ECFA的早期收获降税措施将正式实施,对两岸贸易往来格局将生产重要影响,后续发展值得关注。

岛内政治发展尤其是下半年开始的“立法委员”选举与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逐步展开,将会影响到台湾当局的两岸经贸政策。在选举与政绩双重考虑下,预计台湾当局很难大幅调整与开放两岸经济政策,而是会采取更加稳健、保守与谨慎的大陆经贸政策。同样,民进党面临调整大陆经贸政策的压力,已成立智库,研究与讨论大陆经贸政策,预计在坚持台湾主体性、台湾优先与台湾经济安全及有配套措施的前提下,有条件主张发展两岸经济关系与推进两岸经济合作。

新的一年,两岸两会不仅有望签署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协议,而且将成立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承担ECFA后续协商与谈判工作,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争端解决等谈判或会遇到更大的挑战。

相关文章:

情妇偷拍性爱光盘勒索身价上亿地产商《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有助于中药发展前11月大陆对台逆差784.4亿美元贸易额同比增四成两岸贸易额今年前11月同比增长近四成海富通QDII掘金台湾港媒:“陈江会”成果丰硕合作拓宽至民生领域高职生不满交通违规被拍照找同伴围殴交警两岸签署医药卫生合作协议今年全球IPO额或创纪录中国市场贡献最大两岸投保协议磋商取得进展

http://www.jingxigui.com/n/80402.html

http://www.jingxigui.com/n/80394.html

https://www.xumu158.cn/212833.html

http://www.jingxigui.com/n/8042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0.cn/2401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20100401老左来了
下一篇: 2010中国自主创新百强榜单发布华为居工业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