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举措解困机器人应用最后一公里桂平

创新举措解困机器人应用“最后一公里”

2014年堪称中国机器人元年,“机器人”一词在大江南北如盛夏般升温。从珠三角出发,全国各地先后出台加快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在此背景下,如何对接井喷式的市场需求将成为考验各地发展机器人产业的试金石。

在经历近一年的精心筹备后,东莞市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技术机器人应用中心(下称“机器人应用服务中心”)即将于近期在松山湖高新区揭牌。按照计划,机器人应用服务中心将重点解决从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技术到真正大规模应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唯有创新举措,才有不竭的动力。事实上,作为国内发展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的先行区,松山湖充分利用新型研发机构聚集的技术平台优势,近年来已经或正在搭建起包括机器人应用服务中心在内的多个新型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并通过多平台的融合服务实现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和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的无缝对接。

体验展示促进观念之变

根据智通人才连锁集团数据研究中心对东莞近800家制造业企业进行的问卷调研结果显示,超过七成企业认为2014年的招聘难度比2013年大,超四成企业认为员工流失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主要压力。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后,东莞制造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产要素价格日益上升的压力。与此同时,随着印度、巴西、东南亚等新兴经济区域的兴起,以东莞为代表的中国制造,同样急需通过现代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从而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

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用“机器红利”取代“人口红利”,成为不少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第一选择。尽管“机器换人”好处颇多,但从东莞、佛山等珠三角地区的实际情况看,多数传统制造业企业对智造转型仍持观望态度。

造成企业持观望态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层面看,一些企业主不愿转型或者惧怕转型的观念是重要原因。

对此,在2014年加博会期间,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首席顾问葛明指出,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转变企业的观念,比如怎样去评估“机器换人”的效益,你应该综合考虑企业管理成本、机器的使用寿命等多个方面,特别是要提升企业在这方面的信心。

“我们的机器人应用服务中心挂牌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开放展示体验中心,让企业老板都来看,做案例展示,让企业对智造转型更有把握”。

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是机器人应用服务中心的牵头单位之一,据该院常务副院长张国军介绍,机器人应用服务中心成立后,将重点解决从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技术到真正大规模应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为应用企业提供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方案设计、研发、评估等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与人才培训;承接东莞市“机器换人”项目评定与跟踪管理,促进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技术转化成装备产品并实现产业化,成为对接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企业和应用企业对接的窗口以及全市“机器换人”工作的抓手。

为此,机器人应用服务中心将设立技术创新中心、技术服务中心、展示体验中心、培训中心、投融资中心等五大分中心,展示体验中心将在2014中国(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上率先亮相,肩负起产业宣传职能,通过邀请广大制造业企业主前往实地参观体验,逐步改变企业主的观望态度,坚定其决心。

多重创新解困转型之难

“机器换人”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硬件的更新,也需要提供软件的个性化定制,更需要有足够的技工和研发人员提供支撑。

张国军透露,针对这一特点,机器人应用服务中心启用后,他们将与松山湖的机器人企业一道围绕应用企业“机器换人”的实际需求,通过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为企业提供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方案设计、研发、评估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并组织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应用企业申报“机器换人”应用项目。

预计未来3年,机器人应用服务中心将累计服务企业实施“机器换人”应用项目100个以上,带动应用企业投资2亿元以上。

在人才培训领域,机器人应用服务中心将依托松湖华科创新大讲堂、东莞理工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应用企业开展“机器换人”操作、维护及应用等技能培训;普及“机器换人”带来的全新管理模式创新意识;组织到“机器换人”典型项目参观学习,推广实施经验。

张国军透露,目前已初步计划举办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技术论坛及培训15场,预计培训各类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技术人才2000人以上。机器人应用服务中心还希望能够至少和两家世界级品牌机器人公司达成合作,在东莞建立本地化培训中心,推广和拓展机器人的应用;并开展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孵化工作,孵化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企业30家以上。

制造业转型升级同样意味着企业短期投入成本的提高。“机器换人”一次性投入大,而东莞等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以中小企业居多,缺乏资金实力。面对这一普遍的转型瓶颈,机器人应用服务中心旗下设立的投融资中心,将依托东莞华科松湖基金有限公司、东莞市互联网金融协会等金融服务平台创新性地为应用企业提供担保、按揭、租赁等金融服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并为应用企业申报设备租赁补助、贷款贴息提供咨询服务;实现应用企业由“要我换”到“我要换”的转变。

超常规扶持铺设创新基石

尽管中国已成为全球主要机器人与智能装备需求大国,但从自主研发能力看,国内的智能装备尤其是工业机器人仍存在本地研发制造能力不足,市场被德国、日本等国外品牌占据的不利局面。即便少数能生产工业机器人的本地企业,也面临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的瓶颈。这从根本上推高了企业进行“机器换人”的成本。

面对这一现实,松山湖在积极推进机器人应用服务中心等新型创新平台建设的同时,正尝试在法律政策框架内,给予一些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企业超常规的扶持。

盈动高科自动化有限公司是中央“千人计划”专家、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博士庄德津及其团队领衔成立的。企业进驻松山湖仅仅数年便成功申请了6项专利,其中3项为发明专利。

经过多年的潜心攻坚,庄德津及其团队成功研发出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绝对值编码器,打破了国外行业巨头对该领域的多年垄断局面,产品不仅获得了包括来自德国等地的行业权威的认可,且销售价格仅为国外行业巨头的几十分之一。

然而,公司副总经理罗日辉在将拥有自主创新技术的领先产品拿到东莞一家大型制造企业推广时却碰了壁。该大型制造企业主直言,其所使用的机器人设备每台价值数百万元,核心零部件全部来自国外厂家,而盈动高科生产的编码器没有经过长时间稳定测试,企业不可能为了节省编码器这一核心零部件的成本,冒上整套设备可能因盈动高科提供的编码器不匹配而损坏的风险。该企业主提出,除非盈动高科能够拿出长期测试稳定的报告,不然即便编码器的质量再好,价格再便宜,他们也无法使用。

这一要求着实让罗日辉犯了难。罗日辉说,盈动高科的股东都是研发团队人员,并没有资金自己买回来进行测试。

在了解了企业面临的难处后,今年5月,松山湖管委会主任殷焕明亲自带领当地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连同盈动高科相关负责人前往前述大型制造企业,就自主研发成果应用进行技术合作交流。在充分了解供需双方的诉求后,松山湖方面决定对盈动高科这一自主创新成果进行超常规扶持,由当地出资650万元向大型制造企业购买一套自动化设备,并成立精密控制实验室,提供给盈动高科做绝对值编码器等创新成果测试使用,加快自主创新成果的大规模市场化推广应用进程。

对于松山湖的这一创新举措,罗日辉表示颇为感激和欣喜。在他看来,当地政府超常规扶持方式,让他们这类创新型企业对未来更有信心。他相信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他们的自主创新成果将出现在越来越多的智慧工厂和无人车间里。

全身动作捕捉系统

动作捕捉服务

虚拟制作系统

虚拟制作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0.cn/23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30港币和人民币多少钱?30港元和人民币多少钱
下一篇: 澳门币对人民币什么时候开盘 澳门币对人民币什么时候开盘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