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PE盘点:六大“年度记忆”
2010年PE盘点:六大“年度记忆” 更新时间:2011-1-10 9:26:33 刚刚过去的2010年对于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来讲,是值得纪念和令人玩味的。最新统计数目表明,2010年中国大陆的私募股权投基金募集规模达276.21亿美元,投资总额103.81亿美元,募集的基金数量与投资交易数量均创下历史新高。
创投及私募股权第三方机构清科研究中心总结2010年度PE市场的六大“年度记忆”将对中国资本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分别为:险资开闸社保再下注,本土LP军团扩容;本土、外资机构“互抢饭碗,募、投风格渐融合;外资机构探路境内退出;政策持续“给力”,诸多行业受惠; “PE腐败”热论;Pre-IPO之惑。
全方位创历史记录
2010年是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发展历史中高潮迭起的一年。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年内共有82支可投资于中国大陆地区的私募股权投基金完成募集,募集规模达276.21亿美元,各机构投资活跃度显著回升,共计完成投资交易363起,投资总额103.81亿美元,完成募集的基金数量与投资交易数量均创下历史新高。
与往年相比,2010年中国本土PE投资机构的强势崛起成为特色。清科集团12月份公布的“2010年度中国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年度排名榜”中,前10名除凯雷、鼎晖、高盛直投外,其它均为本土机构。建银国际、凯雷、鼎晖、九鼎投资分获前四名。
六大“年度记忆”
2010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合格机构投资人迅猛扩容。8月初,保监会下发《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9月颁布《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将保险资金从事股权投资政策放开。截止至2010年8月,我国保险公司资产总额达4.75万亿元,按照这一规模计算,可用于股权投资的保险资金约为2,375.00亿元。此外,继2008年经批准投资鼎晖、弘毅投资之后,2010年社保基金再度落子中信产业投资基金、IDG、联想投资及弘毅投资,进一步加大了在股权投资领域的投资配比。
此外,本土及外资机构在募资与投资方面的风格差异正在逐步缩小。在基金募集方面,年内多家知名外资机构启动了人民币基金的募集工作,并与地方政府深化合作,;与此同时,本土机构也开始积极试水外币基金。从投资情况来看,“外资侧重高科技,本土偏好消费业”的格局有所转变。
第三,受境内市场退出渠道逐步打通以及与境外市场相比市盈率仍旧偏高等因素影响,本年度PE投资机构更倾向于在境内退出,其中外资机构选择境内IPO退出案例持续增多,包括高盛、凯雷等知名机构均有被投企业在沪、深两市实现上市,且回报不菲。
第四,政策持续“给力”,诸多行业受惠继2010年5月颁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后,鼓励民资进入包括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商贸流通、国防科技等行业。此外,酝酿多时的《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于2010年9月正式出台,文件要求以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等行业为重点,推进优势企业的兼并重组,并鼓励股权投资基金参与其中。
再次,一笔突击入股引发了“PE腐败”热论。国信证券“李绍武案”的爆发,将获得直投资格不久的众多券商推上了风口浪尖,“PE腐败”一词也开始频繁出现于各大媒体。在业界热议如何防范“PE腐败”之际,2010年12月29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信息隔离墙制度指引》。
最后,纵观2010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投资退出情况,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投资阶段后移渐成趋势,其中Pre-IPO阶段的投资项目以其风险低、回报周期短等特点受到投资机构追捧,年内多起IPO因其背后股东上市前突击入股引起各方广泛关注。据清科研究中心观测,2010年中,PE基金投资不足一年即实现IPO退出的案例逾20笔。这些投资机构中,本土机构有之,外资机构有之;老牌投资机构有之,新兴投资机构有之,投资后快速退出之风已开始在行业中盛行。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0.cn/226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