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尤建新创新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从哪里开始

同济大学尤建新:创新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从哪里开始?

同济大学尤建新:创新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从哪里开始?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MBAChina网讯】近日,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尤建新在《文汇报》发表了有关“提升城市能级,提振城市活力,造福于城市百姓”的文章,以下为刊发原文。

“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提升城市能级,提振城市活力,造福于城市百姓?”这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新环境下,如何认识这一问题呢?下面分享三个方面的思考:

(1)提升城市能级、提振城市活力必须创新发展,为此,首先必须健全城市的创新生态,这是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建设。

一般而言,“基础设施”往往被联想为城市的市政工程,也就是所谓的“硬件设施”。但是,今天讲的创新生态这一“基础设施”不仅包括“硬件设施”,更注重“软件设施”。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创新生态的改善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一方面是因为科学发现、技术进步带来众多产业业态和百姓生活方式发展了巨大变化,比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构建出许许多多新业态以及消费方式,另一方面是这些发展变化对原有的城市治理和运营方式带来的挑战,比如新技术带来的知识产权保护、隐私保护、质量保障、数据准入、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新问题、新矛盾,不仅仅改变了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注热点,也深刻影响了企业和百姓的生存生态。健全城市的创新生态不仅有助于提升城市能级、提振城市活力,更是国家创新战略的需求。

(2)创新生态建设必须服务于企业创新发展,并助力城市经济社会健康水平的提升。

创新发展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核心细胞是企业,其创新活力不仅是市场竞争状态的重要反映,也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体检”指标。无论硅谷还是128公路,无论深圳还是上海,企业创新活力都反映出城市创新生态的水平。特别要注意的是,创新生态服务于企业,不仅仅满足于企业销售过程的公平性竞争要求,还应该包括企业在资源获得过程中对市场竞争生态的信任,如资本市场、人才市场、知识市场等等给予的创新与发展空间应该是公平公正、积极健康的。

(3)创新生态建设必须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的发展需求,其中,人力资源的流动性是城市活力的重要体现。

人是一切创新活动的核心,也是创新活动的服务目标。所以,创新生态的一个重要测评指标是城市百姓的感受,这才是正真意义上的“提升城市能级,提振城市活力,造福于城市百姓”。百姓是否满意?人才的流动性是最显性的指标之一。这方面的状态可以通过城市人才资源“负债表”来进行测量和分析,并评判其背后的关键“基础设施”即城市创新生态的水平。我们应该经常自问:为什么有些城市吸引不了人才?为什么有些城市能够吸引人才,但留不住人才?城市活力涉及众多要素,比如人的成长环境、城市的多元化文明,以及“吃穿住行娱科教文卫体”的丰富多彩,尤其是“文卫体”往往在创新发展中容易被忽视,但这些都是提升城市能级、提振城市活力的关键要素,是城市的软实力。有一句话说得好:没有文化的创新,将缺少了创新的灵魂。如果要比较两个城市的的创新活力,最简单可行的办法就是比较一下这两个城市的人才资源流动性即可。如果讲的范围再大一些,比如长三角的创新发展,在这方面,美国东海岸波士华城市群和西海岸旧金山湾区城市群的创新生态建设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的。

文章转载自:文汇APP 2019-06-24

作者:尤建新

教授简介

尤 建 新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管理理论与工业工程研究所所长

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总顾问

a股美股市值排名

paypal交易虚拟货币

猎豹的发动机号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0.cn/1696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同济大学周箴教授量子管理进MBA的思考实践和意义
下一篇: 同济大学经管学院第12届国际咨询委员会议成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