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公众号越声策略(yslc188)整理,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如自行操作,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自负。)
想一想,在2008年买入10万元腾讯股票,十一年时间后现在价值为2698.48万港元,折成人民币为2309.90万元人民币,实现了财务自由。
假如你10元按照2008年1月2日腾讯控股的当日均线8.3港元成交的,而10万元人民币根据2008年的人民币兑换港币为1:0.785港币,10万元可以换成港币为:10元/(1/0.785)=12.74万港元;从而可以计算当时可以购买腾讯控股股数为:12.74万港元/8.3港元=15300股;
再来看看这腾讯控股这11年时间当中的分红情况:
2018-03-21末期派息每股股息0.88元;
2017-03-22末期派息每股股息0.61元;
2016-03-17|末期派息每股股息0.47元;
2015-03-18|末期派息每股股息0.36元;
2014-03-19|末期派息每股股息1.2元;
2014-04-02|拆分股份:每1股拆成5股 ;
2013-03-20|末期派息每股股息1元;
2012-03-14|末期股息每股0.75港元;
2011-05-05末期股息每股0.55港元;
2010-03-17|末期派息每股股息40仙;
2009-03-18|末期派息每股股息25仙,每股特别股息10仙;
2008-03-19|末期息0.16港元;
从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在2008年至2013年总得股息为:15300股*(0.16港元+1.25港元+0.4港元+0.55港元+0.75港元+1港元)=15300股*4.11港元=62883港元。
而在2014年腾讯控股实施高送转每股1股拆成5股,从而可以计算从最初的15300股被拆分之后的总股数为:15300股*5股=76500股;
其次又可以计算出腾讯控股在2014年~2018年的分红总股息为:76500股*(1.2港元+0.36港元+0.47港元+0.61港元+0.88港元)=76500股*3.52港元=269280港元;
最后来计算出一直持股未动的股票市值,从上面计算数据可以得出,从2008年最先持股15300股,经过2014年腾讯控股每1股拆分为5股后变成总持股数量为76500股;截止今天腾讯控股股价是348.40港元;可以得出目前总市值为:76500股*348.40港元=26652600港元;总市值约为2665.26万港元。
持有腾讯控股的总市值加上11年时间的股息分红等于总资产;2665.26万港元+62883港元+269280港元=26984763港元;这就是从2008年10万元全仓买入以当天均线8.3元买入腾讯控股的总资产为26984763港元,约为2698.48万港元。
根据今天汇率1港元=0.856港元,1人民币=1.1682港元;可以计算2698.48万港元折算成人民币为:2698.48万港元*0.8560元=2309.898万元人民币,约为2309.90万元人民币。
上市公司财报 ,重点需要看这三个指标
第一,看营收和净利润,净利润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业绩,有净利润才能给投资者带来回报,利润是支撑上市公司价格的核心,看财报重点看净利润的变化,是增长了还是下降了,增长或下降的幅度是多少。买股票其实是买预期,用市值以净利润的比值可以得到市盈率估值,然后再根据估值和行业估值均值进行比较,得出高估还是低估的判断,再结合净利润的增长率去判断未来的估值预期。除了净利润,营收也很重要,因为只有营收继续增长,净利润才能继续增长,如果营收持续增长,净利润不佳,可能只是短期业绩波动,但如果营收大幅下降,则要非常小心。
第二,看现金流,一家公司经营就会产生现金流入,如果公司营收持续增长,但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入现金远远低于营收,则说明现金流不健康,很可能有财务造假的嫌疑。除了看销售商品与提供劳务现金流入外,还需要看金流净额,是否与净利润相匹配。如果净利润很高,但现金流净额跟不上,说明公司赚的利润都只是账面利润,没有真实的资金流入公司账户,可能存在财务造假,也可能有大量的应收账款,这些都是财务安全的隐患,一家优秀的公司需要充裕的现金流支持。
第三,看资产负债率,公司要发展壮大,必然是需要负债的,这是公司上市并借助资本市场不断做大的重要因素,但资产负债率如果太高了要小心,公司有很大的偿债压力,一旦经营碰上问题,无法偿债会发生违约,甚至可能会因此被发起清算,直接把公司压垮。不同的公司,资产负债率是不一样的,一般重资产类公司资产负债率要较高,而高周转率的公司及轻资产技术公司资产负债率则相对较低,在负债组成中,重点需要关注短期负债,这是最大的偿债压力。
这三个指标,就是最重要的指标,对于很多对账务知识并不是很了解的股民来说,可以较为直观的了解一家公司基本面的情况。
选股器:把握买卖点
如果你入市多年,还不会选股,不妨试试“主力抄底逃顶选股器选股”,寻找低点抄底,寻找顶点及时离场;公式代码复制过来难免造成部分格式错误,如果不能成功导入,可以关注越声策略领取源码!
大盘资金进场:IF(VB>=0,VB,0),COLORRED;
卖临界: STICKLINE(趋势线>90 AND 趋势线>REF(趋势线,1),100,95,15,1),COLORFFFF00;
见顶清仓:FILTER(趋势线>90 AND 趋势线
中线:=EMA(X,13);
KBBB3:=C/REF(C,1)>1+0.01*9.00;
KCCC3:=中线/长线1<1+0.01*20.00;
KAAA3 AND KBBB3 AND KCCC3 AND TJ5;
STICKLINE(低位金叉,0,0.08,6,0),COLORFF00FF;
DRAWTEXT(低位金叉,0.16,' 低位金叉'),COLORWHITE;
JCCOUNT:=COUNT(CROSS(DIF,DEA),BARSLAST(DEA>=0));
二次金叉:=CROSS(DIF,DEA) AND DEA<0 AND COUNT(JCCOUNT=2,21)=1;
STICKLINE(二次金叉,0,0.06,6,0),COLORFFCC00;
DRAWTEXT( 见顶清仓,90,'逃顶'),COLORYELLOW; CC:=(趋势线>=90 AND V12) AND FILTER((趋势线>=90 AND V12),10);
STICKLINE(大盘资金进场 AND 趋势线<13,0,30,10,0),COLORRED; STICKLINE(大盘资金撤走 AND 趋势线>90,0,30,10,0),COLORGREEN;
大盘资金撤走:IF(VBV11:=3*SMA((C-LLV(L,55))/(HHV(H,55)-LLV(L,55))*100,5,1)-2*SMA(SMA((C-LLV(L,55))/(HHV(H,55)-LLV(L,55))*100,5,1),3,1);
公式代码复制过来难免造成部分格式错误,如果不能成功导入,可以找我领取源码! 想了解更多目前A股的操作技巧及公式代码,或有任何疑惑,可关注公众号越声策略(yslc188),获取最重要的投资情报和股票技术分析方法,干货源源不断!
葛南维均线八大买卖法则
葛南维八大买卖法则是指在移动平均线中,由美国投资专家葛南维创造的八项法则,历来的平均线使用者无不视其为技术分析中的至宝,而移动平均线也因为它,淋漓尽致地发挥了道·琼斯理论的精神所在。八大法则中的四条是用来研判买进时机,四条是研判卖出时机。总的来说,移动平均线在股价之下,而且又呈上升趋势时是买进时机,反之,平均线在股价线之上,又呈下降趋势时则是卖出时机。
买点1、均线角度仍朝上,K线下跌接近或触及均线但K线实体并未跌破均线是第二种买进时机。
均线由下降转趋持平之后,K线由下往上穿越均线,是第一种买进时机。
平均线由下降逐渐走平,且有向上抬头的迹象,而价格自均线的下方向上突破平均线时是买进信号。
解读:均线系统由下降转为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需要很长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一价位区的换手越来越多。此时股价一旦向上穿越均线系统,对于在低位买入者来讲突然获利丰厚,必然会造成低位买进的投资人大量获利抛售。只要股价可以高位站稳,成交量放出巨量加以配合,就说明必然有巨大资金介入了。因为没有大资金的介入,股价是无法有效突破均线系统的。既然有大资金介入,后市上涨就是很正常了,所以作为买进信号。
买点2、股价趋势走在均线之上,股价突然下跌,没跌破移动平均线,又再度上升,是买进讯号。
解读:均线所代表的是平均成本,那么股价跌到均线即止跌反涨,说明抛压是因为获利丰厚导致,一旦股价跌至均线,投资人利润减少,卖压就迅速降低,并很快又继续回升,表明市场气氛良好,股价很快会再创新高,因此为买入信号。
如果股价下跌至均线附近伴随着成交量的迅速萎缩,然后起稳并上涨,继续上涨的可靠性更高。
买点3、均线角度仍朝上,K线下跌虽然实体一度跌破均线但后续的K线迅速弹升回到均线上方,这是第三种买进时机。
股价跌至平均移动线下方,而平均移动线短期内仍为继续上升趋势,不久股价又回到均线上方,是买进信号。
解读:性质基本与第二条相似,可参考第二条的注译,只是下跌的力度较大。
买点4、均线与K线因走势的下跌过于急促,K线在均线的下方与均线的距离突然拉得太远,造成乖离过大,这是第四种买进时机。第四种判定方式我通常不用,因为它曾造成我一再受骗,而价位也一去不回。
股价趋势走在平均线之下,突然出现暴跌,距离平均线非常远,极有可能随时再度靠近均线,亦为买进时机。
解读:股价的暴跌,会造成投资人突然亏损极为严重,严重的亏损会使投资人无法下决心割肉卖出手中持股,而产生强烈的观望情绪,致使很轻微的买气,很容易迅速将股价推高,因此为买入信号。
卖点1、均线由上升转趋持平之后,K线由上往下穿越均线,是第一种放空时机。
均线从上升趋势逐渐转为水平,且有向下跌的倾向,当股价从平均线上方向下突破平均线时,为卖出信号。
解读:均线上升趋势逐渐转变为盘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大量筹码在这一价位换手,是大多数投资人的平均持仓成本区域。此时股价一旦下跌,导致所有在这一价位的买入者,全部被套牢。出于对亏损的恐惧,任何一次股价回升至这一价位区,都会因解套压力而迫使股价再次下跌,因此为卖出信号。
卖点2、均线角度仍下降,K线上涨接近或触及均线,但K线实体并未收上均线,是第二种放空时机。
股价趋势在均线之下,回升时未超越平均线,再度下跌,为卖出讯号。
解读:股价回升到均线附近就重新下跌,说明一有解套的机会或者少亏投资人就争相出逃,造成股价的下跌。表明此时投资人心态不稳,有很强的卖出欲望,这种心态会导致股价继续大幅下跌,因此为卖出信号。
卖点3、均线角度仍趋下降,K线下跌虽然实体一度收上均线,但后续的K线迅速跌落回到均线下方,这是第三种放空时机。
股价仍然涨过平均线上方,但平均线继续下跌,不久股价又回到均线的下方,为卖出信号。
解读:这种走势的性质与卖点2较为相似,只是反弹的力度相对较大,参考卖点2的定律注解。
卖点4、均线与K线因走势的上涨过于急促,K线在均线上方与均线的距离突然拉得太远,造成乖离过大,这是第四种放空时机。
股价走在平均线上方,突然暴涨,距离均线越来越远,为卖出时机。
解读:股价向上大幅暴涨之后,投资人不论在短期买进还是中长期买进的都突然获利丰厚,极易引起大量获利回吐,造成股价迅速下跌,因此为卖出信号。
注意事项
很多投资人经过长期实践之后,认为买点4和卖点4与第八条比较不易与实际配合,运用时风险较高,如不是非常熟悉均线系统,投资人最好放弃不用,以免承担过大风险。
运用均线系统最为稳妥的做法是相互结合使用。
买点1与买点2合并使用:平均线从下降趋势转为水平而有向上波动的趋势,股价从均线下方向上方突破均线,不久,回调时若不跌破均线,是运用均线操作的最佳买进时机。如果这时再配合股价在颈线附近的企稳,成交量逐步萎缩就更可以确认是最佳的投资机会。这种情况必然只有在底部形态完成之后的反抽过程中才会出现,它所要反映的市场气氛和买进原因与底部形态的突破之后的反抽是完全一样;
卖点1与卖点2合并使用:均线走势从上升趋势逐渐转变为水平,且有向下倾斜的倾向,当股价从均线上方向下突破平均线,回升时无力穿越均线,再次下跌,为卖出时机。如果成交量随着股价的回升有略为缩小的迹象,就更加可肯定是运用均线操作的最佳卖出时机。
价值投资的五大选股思路
一、10年以上的内在价值增长率
这是最重要的经营指标,虽简单却常被人忽略。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内在价值评估标准,例如银行股最看重的是净资产的增长;以轻资产为代表的格力电器等,看重的则是净利润的增长;而那些尚未盈利的电商,则以营业收入的增长作为参考指标等。
投资者在看财报三大表时,如果非新股的、上市有一段时间的,以应该通过比如东方财富choice金融终端,通过可视化图表,查阅过去历年的内在价值增长率情况。时间越久,数据越经受得起考验。
有些上市公司,动不动当期财报百分之几百的增长的,请您去看看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能持久吗?或许就离真相不远了。
二、长期的ROE水平
这里也涉及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每个行业甚至每家企业都有着不同的评估体系。
重资产行业一般回报率15%是较为优秀的,而轻资产行业净资产回报率达到30%以上才算优秀。
投资者买股票,就等于成为公司股东,一家上市公司不管有多少理由,最终是否优秀,依然是看在不违法违规的范围内,能给投资人带来多少真正的回报。
ROE净资产收益率,就是反映这一情况的经典指标。
三、行业属性
该行业是否需要不断的、巨大的资本开支才能维持?
还是“一本万利”的优秀模式?
技术更新、商业模式变更是否缓慢?
是否存在商业生态系统之外的竞争性力量介入?
四、市场容量
是否拥有永续的需求存在?瓶颈以及天花板的大致位置在哪里?
有些行业,其成长空间是注定有限的,这种行业的企业,注定了,是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股价大涨的,所谓的上涨,其本质只是跟随大盘上下起舞的波动。
而还有些行业,即使做到行业前三、甚至老大,都没能怎么盈利的,那就不是企业的问题了,而是该行业本身市场容量的问题,比如共享单车。
如果一家共享单车企业已经是行业老大了,依然还没能让投资人盈利,这或许从做生意的角度来看,就不是一笔好生意。
五、财务报表背后
不仅听其言,更要观其行。不要去看这家上市公司在说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
本质上,财务报表就是一家企业经营行为的真实描述,三张表的解读,就可以看出管理层是否诚实、经营哲学是否保守还是激进。
若您对股市投资经验及技术分析感兴趣,或想与更多的股民交流,不妨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越声策略(yslc188),干货很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如自行操作,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自负。)
声明:本内容由公众号越声策略(yslc188)提供,不代表投资快报认可其投资观点。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0.cn/11017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