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人民日报》上有一则来自清华贫困学子的匿名自述,被深深感动。
他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他在清华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
经济困难
来自单亲家庭,家里是困难户。
从上大学起,家里就拿不出一分钱了,5000元的学费,750的住宿费,这些在7年前,对他而言,都是天文数字。
通过奖学金和助学金,付掉学费用等费用。他每个月只能花400元,需要把一个月的伙食控制在300以内,差不多
每天是10元
。
“有一道菜我特别爱吃:糖醋肉,黄黄的,黏黏的,里面也有胡萝ト,有肉有菜,关键1份只要4元钱。我最后都是拿米饭把盘子都沾干净吃掉,每次吃完都特别满足,感觉好好吃啊。现在那道菜也还有,你们可以去尝尝,真的很好吃。”
看到这段描述时,脑海浮现出干净的饭盘,我眼眶不禁湿润。
感恩之心
“每年要写两封信,一封是给发放奖学金的企业,一封是给基金会的。”
在获得资助的同时,他也会定期给那些给予他帮助的企业和组织送上一封手写信,有3000-5000字,总结这一年的情况和未来的计划。
此后的日子里,他通过兼职有了稳定的收入,也获得了保研资格……
研究生期间,他依然属于园子里困难的那批人,依然可以去争取助学金。
“我思考了很久,我没有要。”
“但是,我和我自己比,我发现我可以养活自己,我可以自力更生了。那些钱就像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还是把它们留给更需要的人吧。”
把爱传递下去
从研一开始,他做另一个决定:每个学期拿出了3200块钱,资助当地希望小学的4个孩子生活费,学杂费等等。
“我自己也想像他们一样,照亮哪怕其他一个人也好。”
即使自己经济困难,还资助其他穷困的孩子。
刚刚有条件不淋雨,就想着给他人撑伞了。(再次泪目)
我们看到了他在苦难中的韧劲,一颗感恩之心,无私之心,慷慨回馈社会之心。
寒门贵子
“寒门难出贵子”,我们也承认是确实存在的社会现实,家庭环境、经济情况都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发展。
但一个人在思想上的贫穷是比物质上的贫穷更为可怕的。
当我们讨论通过教育能实现阶层的跨越、金钱财富的积累,但有些负面情绪被有意放大,正能量被扭曲宣扬,让人渐渐淡忘了人性的
真实和温暖。
我们在这篇自述中看到的是人性的美德:在穷困时不放弃、不抱怨,在顺境时不忘感恩。
《超级演说家》节目中,刘媛媛的一篇“寒门贵子”中说道:
“我发现了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出身豪门的,我们都要靠自己,所以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
这个故事关于独立、关于梦想、关于勇气、关于坚忍,它不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童话,没有一点点人间疾苦,这个故事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这个故事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古往今来,寒门出身的人成功的人数不胜数。
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努力、坚韧,弥补了先天的差距。
虽生活在沟渠里,但依然能仰望星空!
向阳而生,逐光而行,心有暖阳,何惧人生沧桑!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平凡的日子里,关心帮助他人,照亮更多人。
余生愿你我也能成为太阳!
以下是匿名发表在“树洞”的文字,其中的时间和地点都有被作者
模糊处理
。耐心阅读。
部分文字转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431510517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0.cn/10740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