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指数基金诞生的全过程-基金的诞生

资管机构在市场上发行一只指数基金,总共分几步?

指数基金从无到有的过程其实很复杂,我们可以用1分钟就可以快速申赎的某只指数基金,背后都有一批人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后续的运作过程中,也需要专职基金经理及团队负责日常的投资管理工作,并非是发行后就成了“甩手掌柜”。

那么,指数基金所跟踪的指数是由谁设计并推出的?指数基金的审批和后续运营,其具体流程又是怎样的?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带大家仔细了解一下一只指数基金诞生的全过程。

01 指数的发布者和后续维护

资本市场上很多指数我们已经耳熟能详,比如A股市场上的上证指数、创业板指数、中证500指数等,港股市场上的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等,美股市场上的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指数等。

大家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疑问,这些指数是由谁设计并发布的?作为普通投资者中的一员,我们可不可以编制并顺利发布一个指数到市场上?

实际上,国内的证券类指数的发布机构主要有两个,一是证券交易所,二是指数公司。

在大部分指数的名称中,其实也有标注该指数的发布者,如:上证指数的发布者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中证500指数的发布者是中证公司,恒生科技指数的发布者是恒生指数服务公司。

顾名思义,指数公司的主要业务之一就是做指数的编制发布和后续的管理维护,这算是“本职”工作了。除此之外,在我国还有两类机构可以“兼职”编制和发布指数。

其一是部分证券研究机构,这个大家比较熟悉。比较被大家熟知的有申万研究所编制并发布的申万系列指数,由中信证券编制并发布的中信系列指数。

其二是部分数据资讯公司,比如Wind资讯金融终端和同花顺iFinD金融数据终端,他们也可以编制并发布自己的系列指数。

发布指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衡量某一部分资产的交易数据、估值变动、股价变动等情况。

所以,一旦有某只成分股出了“问题”,就需要对其剔除和增补,这便涉及到了指数的样本和权重日常或定期的维护调整。

举个例子,中证公司对沪深300指数的维护,定期维护的频率是一年两次:第一次会在每年5月下旬对指数的样本进行审核,随后在每年6月份进行调整;第二次样本审核的时间是每年11月下旬,随后在12月份对样本和权重进行调整。

02 指数编制的流程是怎样的?

虽然普通投资者不能编制并发布指数,但了解其编制流程是有好处的,至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指数,这是我们做好指数化投资的基本功。

指数基金的持仓公开透明,是以指数的公开透明为基础。甚至于指数的编制方法,同样可以通过公开渠道查询,由中证公司、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以及部分机构编制的指数,都可以在其官网找到相应的指数编制方案。

还有一个更简便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某一只跟踪该指数的指数基金,查阅其发行时发布的招募说明书,通常也能在其中找到指数的编制方法。

整体上看,市场上比较常见的指数编制流程相当,基本可以分为五步:

第一步,要知道编制指数的目标是什么。比如,上证指数的编制是为了全景展现在上交所所有上市股票的整体走势,行业主题指数则是为了集中展现某一行业主题的表现。

第二步,确定指数成分股的范围并选出成分股。这一步就是要明确要从哪个市场、板块或行业主题内挑选成份股,部分指数需要剔除不符合基本要求的股票(如ST股、新股等)。

第三步,并按照相应的标准选出指数需要的成分股,通过更精细的选样方法在样本池中挑选出成分股,最终选出的成分股一般具备两种特征,要么能相对客观地反映出特定市场或行业的基本特征,要么具备较高的可投资性。

第四步,确定赋予成分股权重的方法。确定某只成分股的“分量”对指数的重要性,堪比挑选指数的成分股,因为有了这两个数据后,才可以结合基日、基点,按照公式进行整合计算和调整,最终得到指数的点位。

第五步,指数发布后的定期和不定期维护。定期维护,主要是对成份股的更新,一般采用每季度或者每半年的调整频率;不定期维护,一般是某只成份股出现特殊情况(停牌或重组等)时,对该成分股进行替换。

一般而言,由哪家机构编制并发布的指数,该指数的后续维护工作也由该机构负责。但也可以在得到授权后委托其他机构进行维护,比如,自2007年开始,上海证券交易所就已经委托中证指数有限公司进行上证系列指数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03 指数基金的发行和运作流程

聊完指数的编制和发布,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指数基金的产生,以及其成立后的运作模式。

基金公司要发行一只指数基金,首先要确定该指数基金跟踪哪个指数,好去获得指数发布机构的授权。

得到授权后,可以使用这些指数作为跟踪标的,进行指数基金产品的设计研发,发行指数基金产品,开展指数基金投资运作。

指数若要具备可投资性,成为指数基金的跟踪标的,就需要有更高的质量标准。为规范指数基金投资运作,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证监会在2021年还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第3号——指数基金指引》。

《指引》对指数成份券选取、指数编制等提出了原则性要求,诸如:指数名称能准确反映投资方向,成份券代表性强;成份券分布广泛,流动性良好;编制机构的专业能力、财务实力、公司治理、技术资源等方面能持续有效保障指数正常运行等。

指数基金在选择跟踪指数时要满足上述要求,随后可以向监管部门申报,待审批完成后,指数基金便可以进行发行和募集工作,普通投资者可以在发行期对该产品进行认购。

在正式成立后,指数基金便会保持高仓位运作,保持对其对应指数的密切跟踪。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指数基金的基金经理进行日常投资管理,包括PCF清单制作、日常风险监控、处理交易中遇到的异常情况等。

到这里,指数基金的运作正式步入正轨,由基金经理来确保基金跟指数的表现同步,反倒是指数基金的持有人真正成了“甩手掌柜”,静待时间的玫瑰。

文中数据及图表来源:易方达投资者教育基地

(全文完)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影像测量仪仪

光学测试仪

OGP光学影像测量机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0.cn/10724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一只基金要看什么指标?-基金基本指标
下一篇: 一只攻守兼备的均衡配置基金——南方转型增长灵活配置(001667)-南方宝元债券型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