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基金让上海滩的教师们都开了股票账户丨理财应健中-新教师基金

近日首批7只科创板主题基金,在极大的市场关注度下,吸引了千亿级巨量资金的认购,合计规模达1200亿。按照事先设定的募集规模上限,7只科创板基金均将采取比例配售,使得最终成立规模均低于10亿元,平均配售比例仅为5.73%。

实际上,首批7只科创板主题基金均设置了10亿元的募集规模上限。一旦募集规模超过10亿元,最终将开启比例配售。从这个方面可以看出科创板基金受到了市场的热捧。

从近期基金的火热我就想起了早期的基金,因此今天和大家聊聊早年内部发行的基金以及90年代初一些职工股和法人股的故事。

中国最早的基金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募集的封闭式基金。所谓的封闭式基金是指基金发行总额和发行期在设立时已确定,在发行完毕后的规定期限内发行总额固定不变的证券投资基金。封闭式基金的投资者在基金存续期间内不能向发行机构赎回基金份额。当基金上市后交易者间的买进卖出是和公募没有关系的,后来才有的开放式基金有申购有赎回。

实际上,大家都忘记了,国内最早发起的基金是上海的一支教师基金。在我的印象中,这支基金是在1994年发起的。

1992年发行了股票认购证并产生了强大的财富效应,当时价值3000元的100张认购证通过几次申购“滚雪球”后,能获得大约50万的回报,这使得不少人开始关注金融市场。当时上海就开展改革,在某一年的教师节当时上海教育局和万国证券公司酝酿开设一个针对中小学教师的基金。

由于我曾经也是一名教师所以印象特别深刻,我是在1992年离开讲台的,1994年教师基金开始发行。这时候主要是面对中小学教师,这使得例如中专技校的其他教师产生不满。后来通过协调,我原来所在学校的老师也购买了每人四千五千左右。后来有意思了,托儿所幼儿园老师也认为自己有权利购买,那后来他们也进行购买了。

专门为了一个行业定向开设了一支基金,这给整个上海滩带来了轰动。并且当时上海只试点了这一支基金,最后还上市交易了,不过94、95年的股市并不是太好,沪指最低跌到了三百八十多点,因此这只基金的收益也并不是太好。有老同事当时和我说五千块钱进去六千块钱出来。

但是这么一发产生了一个社会效应,因为购买基金需要开设账户,所以当时全上海的幼教、中小学、中专技校老师全都成了股民。90年代时一整个行业的全体从业者都成了股票投资者就是从这只教师基金开始的。

几年之后基金公司开始陆续成立,这只教师基金转成了一只封闭式基金,当基金期限到期后又变成了一只开放式基金。当时处于中国股市初期,一只基金使得一个行业的从业者都成为股票投资者是十分值得记录的。

除此之外,当时股票发行时还有许多职工股,并且这些职工股可以上市交易,当时上市公司员工人人都是股东,他们可以分享公司上市后的成功。再后来又发行了大量的法人股,这些法人股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了市场中难以解决的问题,直到十多年前法人股才可以上市成为全流通的股票,这些都为中国股市发展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应健中

编辑:侯忆枫、李昂

监制:王俊稷

声明:本文系“第一财经广播”微信公众号独家内容,转载前请联系后台授权。本文涉及个股仅做参考,不推荐买卖,不对个人收益负责。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第一财经广播”

OGP

上海仪器测量

三次元光学影像测量仪

自动测量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0.cn/10722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一只基金要持有多长时间-基金周期
下一篇: 一只好的基金具有哪些好的特征?-怎么看一只基金的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