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签下750架的大单,印度想学中国提要求,空客直接摇头拒绝-印度航空公司上海办事处

印度虽然始终把我们当做

“假想敌”

,暗地里进行各种比较,但实际上在某些方面总是不可避免的

“模仿”我们

。不过,却总是照猫画虎、学不到精髓。这不,在今年的

巴黎航展

上就整了个大活儿。

前不久,两年一次的巴黎航展正式落下了帷幕,作为“地主”的空客无疑是以

821架

的成绩成为了最后的赢家,而老牌飞机制造商波音,却只拿下了

316架

的订单总数。实际上,在航展开始的第一天,空客就收到了

印度靛蓝航空500架的订单

,而且是

确认订单

,并不是意向订单,这也是

民航史上最大的一笔订单

了。

现在唯一的变动可能就是靛蓝航空还没决定好该

如何进行组合

,也就是到底买多少A320和A321。根据该航空公司CEO的说法,

在未来十年内,他们的订单已经接近1000架了 。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的另一个航空公司

印度航空

也签下了大单,包括250架空客和290架波音。也就是说,这次航展

印度总共签订了1040架的客机订单

,其中仅在空客公司就有750架,对他们来说印度简直成了“财神爷”。

相对于其他国家两位数甚至个位数的订单来说,印度的大订单同样表明了他们

国内航空市场的欣欣向荣

,尤其是占据了印度国内六成的靛蓝航空,明明是一家

廉价航空公司

,却

下了“血本”来扩大机队的规模

,足以见得其决心。

但要说最高兴的,肯定还得是空客。就在几个月前,马克龙访华时,我们就给空客送去了

300架

的订单,如今印度又送去了

750架

。未来起码五年之内,空客都

不需要再担心订单的问题

了。

就在这个时候,作为大客户的印度,向空客提了个要求:

希望能“像中国一样”,也在印度建立一条新的生产线。

没想到空客听完之后

直接表示了拒绝

,并说这是

“没有必要的”

当初我们仅仅采购了300架左右的客机,空客就主动提出要给我们修建一条新的生产线,如今印度采购的数量是我们的

2倍还多

,空客却

不愿意在印度国内修建生产线

,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对待呢?

首先,空客早在

2008年

就在我国天津修建了第一条总装线,截止到今年已经生产了600架A320。所以增设生产线

不仅没有难度,反而是驾轻就熟的

,相关的产业链已经足够成熟了,而且有经验的工人也足够多。

对空客来说,在中国采购零部件、雇佣工人能

节省更多的成本

;对中国来说,

生产航空零部件的企业能得到进一步发展、技艺熟练的工人也会越来越多,

对整个航空工业都会差生积极的影响。可以说,空客在中国组建第二条生产线是

双赢的选择

而印度明显是看到了我们开展合作背后的意义与好处,所以也想来一招

“市场换技术”

,试图以巨大的订单为由,引进生产线,然后学习相关技术,再

提升本国的航空工业水平

。只可惜他们想得挺好,可刚一提出就遭到了空客的拒绝。

从最浅显的经济层面来说,空客在这样的交易中

看不到利益

,自然就不会同意。在中国,他们不仅能节省原材料、人工以及运输的成本,还能获得

更高水平的标准化管理

,可以说基本

不会有后顾之忧。

我们已经造出了C919国产大飞机,在这方面还是有一定经验的,

至少我们在航空工业工程的管理上并不是一窍不通。

但印度就不一定了,

在他们眼中,C919的成功一直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情。

更关键的是,在做生意这方面,印度可以说是

名声最差的国家

了,因为他们经常

不讲信用

企业在印度建厂图的是利润,而印度相中的则是企业的本金,

国际上不少国家都遇到了印度的“杀猪盘”。

这次巴黎航展,印度可以说是创造了历史,一次性下单上千架,

不仅是单个航空公司、也是单个国家采购民航飞机的最高记录,

估计短时间内无法被打破,简直是“壕”无人性。不过,空客也要

提防他们收到货后不付尾款的行为

而面对印度提出的建立一条生产线的要求,虽然空客CEO给的理由比较委婉,说的是中国的第二条生产线建成后,他们在全球就拥有10条生产线了,

产能完全足够,并没有继续增加的需求。

但背后的意思,大家也都明白。

除了前边提到的经济问题,其实还有另一个原因。空客愿意与我们合作,不仅仅是因为

有钱可赚

,还因为中国在

国际上的地位与影响力

。要知道,在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俄罗斯在受到美西方国家经济制裁的情况下,不但没有倒下,还

由于跟中国持续开展经济合作,反而越来越坚强,

就连

GDP都在时隔多年以后回到了全球前十

而法国如果想要成为一个独立自主发展的国家,必然就要找一个

能够依赖、足够可靠的大国

进行合作,印度显然是不能成为这个人选的。毕竟在必要的时候,可能还要和美国进行“对峙”,

印度是能在经济上予以支持,还是在军事上进行威慑呢?

印度航空工业这两年确实发展得比较快,想要追求技术上的发展也是理所当然,而且

在人工成本上可能比我们还要有优势,

但就这一点可是不够的。更何况出于安全的考虑,空客估计也不太放心

把飞机全权交给印度人去生产

,万一有什么意外状况发生,

砸的可是空客的招牌。

印度想要学中国用市场来换技术,也要看他们的市场跟我们是不是一个水准,想当然可是不行的。

你觉得呢?欢迎留言,咱们下期再见。

60台光刻机、500亿枚芯片,荷兰公开表态后,中企反应却很淡定

2023-07-12 09:25·长沙政法

华为、中芯等企业的发力,让美国看到了

“中国科技”

的力量与威胁。为了巩固自己的领先地位,他们果断采取了制裁措施,更是

联合日本、荷兰站在了同一战线上。

三方协议达成后,荷兰也正式宣布了

限制规则

我国芯片产业的发展,一直是美国十分关注并且主要制裁的方向,尤其是在

华为、中芯国际等国企崛起

后,纷纷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当他们发觉自己已经在5G领域落后时,更是各种手段纷纷都使了出来,

多次修改芯片规则

已经是家常便饭了,除此以外还

把华为列入实体清单、禁止美国本土企业给华为供货等。

在当时,直接把华为打了个措手不及、元气大伤,但就算这样,美国仍然觉得不够,继续加大力度,

将另外1000多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

还不断给台积电和阿斯麦(ASML)施压,

限制他们对华出货

,种种行为的最终目的,就是想要

限制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不过事与愿违,我们的企业在重压之下,不仅没有一蹶不振,反而更加坚定的

走上了自研的道路

,逐步

降低对美西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

,争取让他们的制裁变成笑话。

在这样的努力下,

美国芯片在中国确实越来越卖不出去了。

根据相关数据,自从美国修改芯片规则以来,光是去年进口芯片就

减少了970亿枚

,今年上半年更是有望突破

500亿枚

,看得出来这个数字正在飞快增长。眼看就要失去中国市场,阿斯麦不乐意了,因为

在其他地区对光刻机的需求持续下降时,只有中国市场欣欣向荣。

在如此强烈的对比下,让他们

有钱不挣、限制出货

,简直是不可能的,而阿斯麦的做法,也没有让我们失望。

去年年底,阿斯麦表示,会在今年向中国出售

100台DUV光刻机

。据悉到现在为止,阿斯麦已经卖给我们60台光刻机了,其中DUV光刻机却只有10多台,这

跟预期相比有着巨大的差距。

但就算如此,阿斯麦仍是做出了让人难以理解的举措,他们宣布要在9月1号的时候,进一步

限制高端DUV光刻机的出口

。收紧光刻机出口的政策只不过是说得比较委婉罢了,实际情况是,到了那个期限,我们

可能一台高端DUV光刻机都买不回来了。

值得琢磨的是,

此前

荷兰在面对美国提出的协议时,一直摇摆不定,

既不想得罪美国也不想失去赚钱的机会,

不仅阿斯麦的总裁突然来访,就连荷兰的外贸大臣都

向中国市场示好

,表示不会限制阿斯麦出口光刻机。

没想到如今荷兰就突然宣布了

新的限制规则

,这下就算阿斯麦想出口也做不到了。外媒认为,等到新政策一实施,我国的芯片产业将会

倒退10年

。会说出这种话,看得出来实在是太不了解中国的半导体企业了。

确实,以往中企一直都很依赖

从日本或者荷兰手中购买光刻机

,一旦停止供应的话肯定会

对我们的芯片产业造成影响

。但自从美国有了制裁的苗头以来,中企就已经在积极的寻求出路了,毕竟要

想完全避开国外的制裁,就只有自主研发一条路可以走。

所以,在荷兰的新限制规则宣布以来,中企反而非常淡定,并没有“大难临头”的感觉,因为

国产光刻机

已经取得了大大小小很多的突破了。虽说不至于一下填补空缺,但是

大部分需求都能满足

,根本不需要担心。

光刻机是芯片制造过程中

必不可少的核心设备

,能够决定芯片的先进程度,就算强如三星、台积电这样的芯片代工巨头,也离不开光刻机。没了光刻机,无疑是陷入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的困境中,就算其他技术再先进也没用。

一旦荷兰宣布的新限制规则开始实施,我们的企业

将无法再从海外获得高端的光刻机。

不过,外媒预料中的“惊慌失措”并没有出现,反而表现得有些

跃跃欲试

,因为我们在光刻机领域取得的突破

终于可以进行实际应用了。

自从华为被断供以后,不只是企业在加紧自研,就连中科院、上海微电子等研究院都加入了自主研发的队伍当中,

上海微电子

就攻克了

28纳米光刻机的核心技术

,用不了多久就能投入生产了,除此以外,还有

中芯国际

掌握了

14纳米芯片技术

中电科

研发出了

28纳米的离子注入机

等等。

大大小小的突破加在一起,就是

对美国制裁举措的有力回击

。由于我们已经逐渐减少了对国外半导体技术的依赖,所以就算强如阿斯麦,

在大陆市场的份额也已经下降到了8%,

而华为则又一次“崛起”,

已经开始向30多家日企收取专利费了。

所以说,就算从现在开始实施新的限制规则,对我们来说也

不会造成致命的打击

,相反,会进一步成为我们

研制高端光刻机的动力

因为指望别人“手下留情”是不现实的,只有自己有实力、进行反击,才会不被人欺负。

更让人骄傲的是,我们

从8月1号开始,将会把某些半导体原材料列入出口管制清单当中,

一旦失去这些原材料,

全球的半导体产业可能都会发生动荡,

也算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属于商业类别宣传。

上海影像测量仪

光学测量公司

测量仪器上海

自动测量仪公司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0.cn/10697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一口气签下1040架大单,印度效仿中国提出请求,空客CEO笑了起来-小公司接大单资金
下一篇: 一口气讲完131只滚动持有期基金-基金买卖时间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