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小志一直说
编辑丨小志一直说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巴黎航展期间,
印度两家公司共计拿下1040架飞机订单,花费超1000亿美元的资金
,不仅肆意“风光”了一回,更是创下多个世界航空史记录。
有钱撑腰,
印度媒体大胆模仿中国,顺势向空客CEO提出了要求,没想到却遭到了对方的拒绝,还引得对方发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印度请求遭空客CEO“笑拒”
巴黎航展期间,飞机巨头波音、空客等都顺利新增不少订单。印度靛蓝航空公司在航展开幕式当天宣布已与空客公司达成协议,将从空客一次性采购500架飞机,价值超500亿美元,此举直接刷新了航空史上最大规模单笔采购订单的记录。
在开幕式第二天,印度航空公司接着发新闻稿称,
印航将从空客公司购买250架空客A320客机,从美国波音公司购买290架波音客机,总价达到700亿美元,
让波音公司收获南亚地区最大的航空订单,将两个公司的合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短时间内,
印度两家航空公司“豪掷千金”购置飞机
,在巴黎航展中及世界上可谓是出尽了风头。作为全球第三大航空市场,印度此举有助于推进本国航空的全面转型,拓展国际航线。
两家航空,1040架飞机,据媒体报道,本次印度方面购买的飞机种类多样,数量之多,连破多个世界纪录。
花的钱多,似乎让印度代表们底气更足,在新闻发布会上印度媒体记者大胆地向收获颇丰的空客CEO提出请求,大致意思无非就是,
看在我印度花费了如此多钱的面子上,空客能不能在印度增设一条飞机生产线?
其实,
印度就是想模仿中国,拿市场来换技术。
空客若是在印度建设生产总线,一方面可以为印度提供大量的岗位,提高印度的就业率,另一方面,印度可以从中学到飞机制造的核心技术,核心管理经验。
由于前有中国拿市场换技术的成功经验,
印度作为亚洲地区仅次于中国的规模第二大航空市场国,难免对此眼红,
提出这个请求情有可原。
空客的CEO听到后却忍不住笑了,和印度媒体兜兜转转绕了一大圈,最后也是委婉地拒绝了印度的这个请求。
加上中国正在建设中的一条产线,四年后空客预计将拥有10条正式的生产总线,数量充足,生产线上飞机制造的产量质量都达标,生产产能还有巨大的空间,
在印度开设一条纯属多余。
也许是觉得当面拂了“财主”的面子不好,空客CEO也稍微捧了印度两句
,表示
飞机制造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同等重要,
尽管空客不去印度开设生产总装线,但空客已经在印度开设了不少的其他业务。
天价订单背后其实“暗藏玄机”
此次印度政府在航空领域采购规模的空前扩大,不仅对印度本国的民航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印度的经济和军事活动提供支持。
豪掷千金,让人唏嘘感慨的同时,天价订单背后到底暗藏什么玄机也让人疑惑。
自从印巴分治以来,印度一直与巴基斯坦和中国等邻国保持着高度敏感的安全形势,需要增强其军事力量来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印度购买大量战斗机、运输机、反潜巡逻机和无人机等。
这些飞机不仅满足地面部队战争的需要,也可以提供远程监控和侦察等服务。
除了加强军事力量以外,印度购置大量飞机还是为了促进本国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印度国土面积广,是一个多元化的经济体,经济全球化程度高。此次购买多架货机、客机等航空器可以使印度境内的交通和物流系统得到加强,更好地将国内各个城市以及周边地区连接起来,加速印度的经济增长。
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的发展中国家,印度对航空技术的依赖程度较高,购买最新的飞机甚至获得飞行器制造的相关技术是本国提高航天技术水平最直接的策略。与空客和波音合作,试图劝说企业在印度当地建设生产总线,这样一来印度可以
趁机吸收和转化这些最先进的技术,提高本国航空企业的研发能力,带动整个航空制造业的发展。
无利不起早,1040架空客和波音的背后是欧洲和美国,印度花费如此大的手笔也是为了吸引外资,加深印度与欧美国家之间的合作。
印度机场繁忙程度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航空枢纽之一,购置大量飞机进一步巩固其在航空领域的地位。
空客为何不在印度建设生产总线
2021年7月初,小道消息传出,空客公司计划在印度建设客机生产总装线,满足印度对空中交通工具的需求。然而不久后这条消息被证实为误报,空客公司并没有这个计划,此次巴黎航展会也是方面说得很清楚,
为什么空客公司不在印度建设客机生产总装线呢?
印度虽然人口基数大,劳动力廉价,经济还算繁荣,但其工业发展水平其实还相对较低。制造业采用的技术和设备都相对落后,
在航空航天领域更是如此,空客公司若在印度建设客机生产总装线将面临很大的挑战。
更重要的是,印度政府在政治、法律和经济等领域不够稳定。目前,印度政府面临着治理疫情、改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等多项重要任务。这些任务都需要政府集中力量和资源来解决,建设一条生产总线需要巨额的投资,印度政府已经拿出约本国一年GDP的13%来购置飞机,恐怕是没有能力再为空客建设生产总线提供足够的政策和财政支持。
空客CEO在面对记者提问时已经说的很清楚,虽然空客公司在印度市场上有相当强的影响力,但是建造生产总装线就是多此一举了。
空客公司已经在法国、德国、西班牙、英国、中国、美国等地区建立了生产总装线,完全满足全球市场需求。
而且当前全球航空市场经济下行,航空订单数量减少,空客公司没有必要多花钱、多出人在印度建设生产总装线。
据了解,印度的民用航空市场并不是空客公司最关注的市场。印度靛蓝航空公司所占本国的市场份额超过一半,客机市场主要依赖于波音、俄罗斯等。这种情况下,空客公司在印度市场上争取到订单的机会并不多。
空客公司增加在中国美国等重要市场的投资,完全可以满足空客的市场份额和订单数量。
中印航空制造差距明显
中印两国虽然都拥有庞大的航空市场,航空业发展前景良好,是全球航空业的重要参与者,但是在飞行制造业等方面两国的差距仍然很明显。
各方面来看中国都优于印度,这也是为什么空客更对中国青睐有加。
从上世纪末期开始,中国就已经制定了
长期国家科技发展计划,各种优惠政策
吸引了大量掌握先进科技的国家和企业来华投资,还提出
“科教兴国”战略
,制定政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不断提高了中国人自主创新的能力。
在中国飞速发展时期,印度却是政局动荡不安,经济不景气
,制造业水平逐渐落后中国,尤其是涉及核心技术和基础设备方面,导致印度在航空制造细分领域中的研发和生产能力相对较弱。
中国航空电子、瀚华半导体、四川机场集团等企业为中国航空制造业提供巨大的支持,中国的AVIC、COMAC等航空工业巨头也已经开始制造自己的民用飞机,其中C919客机已经获得多个国家的订单,已经开始生产交付。
印度目前还没有在民用飞机制造方面取得令人满意的进展。
除了印度航空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一些小型飞机外,印度没有生产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客机或运输机。
中国的发集团、中航工业等企业自主研究和生产的涡扇、涡轴和涡桨发动机在国内外市场上已经享有较高的声誉,获得国内外的一致好评和肯定。
虽然印度航空工业有限公司也在制造发动机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小小成就,但是
在国际市场上,仍不可同中国航空企业相媲美。
中国已经开始探索和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航空材料,其中的
复合材料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并通过与国际一流航空公司的合作,在国际上获得了更加广泛的认可。相比之下,
印度在航空材料研究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
过去几年,中国不断加强航空安全的监管,放眼全球,中国在该领域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但是印度在航空安全方面却存在严重问题,时不时被爆出研究失误发生爆炸的新闻,民航安全评级连续多年被定为低水平,在飞行员和维修人员的培训方面也一直有大大小小的问题。
总结
发展才是硬道理。作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全产业链制造业大国,中国具有先天优势,加上中国营商环境良好,得以不断地吸引外企入驻,印度常年把中国当做他最大的对手,因此
印度的要求一提出,一些印度媒体就扯到了中国,试图和中国“一较高下”,争个高低。
话虽如此,
印度虽然本次出尽风头,但是最后他付不付款都还是个问题呢
。前有小米的教训,别说空客公司了,估计全世界都不敢在印度贸然行动,毕竟谁也不愿意成为“大冤种”吧,空客当然不会傻乎乎地上赶着做“冤大头”咯。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0.cn/10697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