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16个O2O细分市场近千个项目已死亡
2015 眼下O2O的竞争堪比当年的百团大战
一个二手车的O2O交易平台,每天最多只卖两辆车,还是员工自己买的,最新一轮融资高达2亿美元。这是关于O2O投资泡沫最新的故事,来自于京东CEO刘强东。对此他评论说:“猪飞到天上去,疯狂了十几秒,摔下来死得更快。”
在一个受资本追捧的市场,出现越来越多这样的故事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去年下半年至今,天使投资基金天使湾陆续投资了10多个O2O项目,涵盖了配送、运动、出行、家政、洗车等各个细分领域。
眼下合伙人之一的叶东东正感受到一股寒意,“下半年我们在O2O领域的出手会谨慎一点。” 他丝毫不避讳之前投资的一些项目出现了问题。在这位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参与投资大姨妈、洋码头、下厨房的投资人看来,O2O领域的竞争更血腥也更残酷。
资本硬着头皮上
O2O的兴起,离不开2013年马云和王健林之间的那场打赌。前者代表了正在快速增长、总额不过数万亿的线上市场。后者代表的是饱受线上冲击、但总额仍有20多万亿的线下市场。最终打赌变成了打情骂俏,阿里、腾讯和百度与苏宁、万达走到了一起。
显然,相比线上市场,线下的蛋糕要大出好几倍,以至于百度要拿出200亿元,将未来押在O2O上。巨头们的密集行动,给了投资者们再明显不过的信号。但谁都清楚,想要打赢这场仗得付出高额代价。
而相比之前的创业项目,O2O模式看上去很简单,一旦某个细分行业出现新项目,就会引来无数复制者。
推拿狮是叶东东他们今年投资的上门推拿项目,投资完不久杭州市场短期内出现了推拿狮、熊猫拿拿、壹康复、推推熊、功夫熊等一批项目,从名字上不难体会这些平台互相借鉴的味道。
“我们投资的10多个项目,几乎都有一大批竞争对手,都需要杀出一条血路。”叶东东表示,由于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资本市场表现不错,很多上市公司高管卖出股票参与到O2O领域的投资,“目前O2O天使轮和A轮投资确实存在过热的情况。”
过热意味着项目的投资成本更高,但谁也不愿意被这拨投资热潮甩下车。叶东东坦言,很多项目团队是硬着头皮上,好在众多项目介入的时间都比较早,即便有一些出问题,只要有一两个成功就能取得可观的收益。
洗牌开始估值砍掉一半
昨天下午,典典养车品牌总监青松(花名)接触了一批O2O创业团队,融资难成为他们共同担忧的话题,“没有融资进来就意味着无法补贴,必然面临着用户的流失。”过去几个月,他所在的团队放弃了较为牵扯资源的上门洗车业务,转而开发容易产生盈利的项目。
光烧钱不盈利,又面临层出不穷的竞争者,一旦没有资本接盘只能认赌服输。这让眼下在一家O2O公司工作的余蕴宏想到了曾经的团购。2013年底他放弃在希捷丰厚的待遇,加入上海的丁丁团购,一年后遇到了惨烈的“百团大战”。
“我们D轮融资时遇到了24券倒闭事件,结果投资者都不敢出手。我们不得已把业务从36个城市缩小到3个城市。”余蕴宏说,“曾经的百团到现在,仅剩美团、糯米等屈指可数的几家,未来在O2O的细分领域也会这样。”
这个洗牌潮已经来临,之前网上流传着一份《O2O项目死亡名单》,列举了16个细分市场近千个项目的死亡。
“这些项目死亡的原因有很多,归根结底是投资方不愿意再给钱了。”杭州一位风投人士透露,目前投资界对新进O2O项目投资会按当前市场估值的一半对待,比如原本市场估值1亿元的项目,现在能拿到的融资金额可能只有5000万元。
不是郁金香泡沫
虽然手里的一些项目出现了问题,但叶东东并不认为本轮O2O投资泡沫会与荷兰郁金香一样。他相信经过洗牌之后,O2O市场必定会诞生一批百亿美元级别的公司。
“河狸家的美甲业务目前没有盈利,但我们提供的延伸服务可能带来利润。”河狸家公关负责人唐僧(花名)表示,目前公司的战略是将业务从美甲延伸到美容、美发、美睫、按摩、健身等领域,聚焦同一消费人群——中产阶层爱美女性的不同需求,让美甲积累的用户逐步消费其他业务。
“现在除了美甲外,美容业务也稳居行业前列,说明用户对于我们的认同度很高,开展新业务时我们不需要像当初美甲那样支付高额的市场培育成本。”
前不久,人人车完成了7800万元融资。在CEO李建看来,O2O不一定非得追求大量用户的高频交易,在二手车这类低频高价的O2O项目中,单纯的烧钱补贴给用户,这远远比不上构建信赖度更高的估价、交易体系来得高效。
“线上到线下的交易闭环已经搭建完成,O2O的趋势很难逆转。”叶东东说,自己和团队只是出来观望一下,同当初百团大战一样,等待洗牌后的机会显现。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0.cn/10694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