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A股够硬气,没有跟随美股大跌。
无论什么样的行情,基金圈总会给人惊喜。
11月12日,开始发行的广发中债1-3年国开行债券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售仅1天就提前结束募集,募得资金超
200亿元
,成为我国基金行业发展史上首募规模最大的债券指数基金,也是今年首募规模最大的固定收益类基金。
1天、提前募集结束、200亿,整整齐齐的,基本就是机构购买的了
。
我们可以类比一下股票类的指数基金,那么债券类的指数基金,自然是购买一揽子的券了。最近大火的除了权益类的ETF,其实还有这类债基指数基金。有多火?
今年以来,有
14只
债券指数基金成立,像南方1-3国开债、海富通上证10年期ETF、中银中债3-5年期农发行债、广发中债1-3年农发债指数等规模都达到了
40亿
以上的规模。相比一再延迟募集时间的主动型管理基金,真的是已经很不错了。
为啥债券指数基金火了
就好像单只股票容易踩雷,单只债券同样也容易雷,况且债券的雷可比股票大很多。所以,买一堆的券,就可以
降低踩雷的风险
。
养老目标基金
开始发行,这些基金投资风格偏稳健,主要配置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而市场上主动管理的债券基金少之又少,经常就限制大额或者暂停申购。这就给了债券指数基金很大的发展空间。
债券指数基金的主要客户其实是
机构
,个人投资者基本很少参与。信用债市场频频爆雷,导致机构投资者转向定制利率债指数产品,加上公募基金的分红免税效应等等。
债券指数化的星星之火
相比于股市,债市的指数化投资还是比较落后的,但近年国内的债券指数开始发力。国际主流债券指数提供商也把目光投向中国债券。
2017年3月,卢森堡证交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推出首个在中国和欧洲两地同步发行的中国绿色债券指数——“中财-国证绿色债券指数”系列。
2018年3月,彭博宣布将从2019年4月开始,用20个月分步把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这意味着大量跟踪该指数的海外基金将被动买入相关中国债券。
2018年10月,首只基于“中国价格”的全球品牌人民币债券指数——中债iBoxx政府债及政策性银行债指数诞生。
债券指数基金,值得参与吗
我们统计了2018年之前成立的所有债券指数基金(包括ETF),共计51只。
从
规模
上来讲,规模超过10亿的仅仅有3只,规模不足1亿的多达41只。且
基本都是机构持仓
,77.42亿规模的中证兴业中高等级信用债指数,机构持仓100%;50亿规模的华夏亚债中国指数A,机构持仓99.43%;23亿规模的海富通上证可质押城投债ETF,机构持仓95%。
从
收益
上来讲,债券基金并不是大家想像的收益就很稳定,51只债券指数基金中,今年以来有3只就出现了亏损,其他大部分收益保持在
2%-10%
这个区间。相比于优质的主动债券基金,优势也不大。
从普通投资者角度来看,因为这些基金目标客户是机构,所以个人投资者不太建议参与。当然跟着机构走,大多数不会吃亏。
说到底,债券指数基金的本质还是债券基金
,你以为债券/债券基金就是“稳稳当当”赚钱的吗?债券市场比股市更加复杂。截至今年10月末,中国债券市场余额规模达83万亿元,而17年A股规模57亿左右。债市复杂多变,还好有不少优质的基金经理,帮我们选券,想取得稳健收益的投资者,可以多多了解一下。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0.cn/10577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