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内,竟有9家A股上市公司遭立案,巧合的是,上述公司涉事原因均为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7月12日晚间,9家A股公司相继发布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9家公司分别为兴源环境、太和水、上海凤凰、首开股份、*ST日海、ST华铁、*ST京蓝、东方园林和中国重工。
截至一季度末,上述9家公司的股东户数约95万。
被立案后股价大跌
在证监会的重拳出击下,上述9家涉事公司股价在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高开高走,均涨超1%的情况下,经历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截至7月13日收盘,太和水下跌9.85%,上海凤凰下跌6.48%,ST华铁下跌5.21%,*ST日海下跌4.95%,*ST京蓝下跌4.83%,首开股份下跌4.36%,兴源环境下跌4.05%,中国重工下跌下跌1.96%,东方园林下跌1.73%。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在监管部门“零容忍”不断升级的情形下,还不断有上市公司出现违规违法行为。记者据同花顺问财数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就有7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公司、大股东或董监高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数量同比增长50%。其中,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数量最多,有52家,占比超过7成,同比增长126%。
而信息披露向来是监管部门关注的重中之重。
今年4月10日,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沪深交易所主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仪式上致辞时明确表示,注册制下,要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监管部门不对企业的投资价值作判断,主要通过问询把好信息披露质量关,压实发行人信息披露第一责任、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
开门搞审核,审核注册的标准、程序、问询内容、过程、结果全部公开,监督制衡更加严格,让公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露头就打,实行行政、民事、刑事立体处罚,形成强有力的震慑。
6月12日,沪深交易所还就修订上市公司信披工作评价规则面向公众征求意见。其中提到,上交所为更好落实分类监管原则,对D类公司暂停使用信息披露直通车业务;深交所加大了负面清单的否决力度,并且明确蹭热度或夸大热点将予以扣分。
投资者或可索赔
从被立案的上市公司所属行业来看,各行各业都有涉及,其中还包括有着千亿市值的中国重工。这属实让股民们出乎意料。有股民立马开始关注起自己能否追回损失。
“起诉能拿回多少损失?”
“能不能进行索赔?”
依照我国证券诉讼法律法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且行政处罚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可以依法索赔。在以往A股中因信披问题遭监管调查和处罚被投资者索赔的类似情况其实不胜枚举。
2022年1月4日,由于金正大公司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方及关联交易与部分资产、负债科目存在虚假记载,被中国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后投资者便陆续向金正大等相关责任主体起诉索赔。
据新浪财经报道,今年6月,上海久诚律师事务所许峰律师团队代理的一位金正大投资者通过法院强制执行获赔到位。法院的结案通知书显示,关于某投资者与万连步、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纠纷一案,申请执行标的人民币713520.01元,经本院立案受理,现已执行到位人民币752345.31元。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郑志刚表示,近年来,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数量有所增多,资本市场进入全面注册制时代,注册制的核心是信披,加强信披监管,是促进资本市场规范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潇湘晨报记者郝咏琪 实习生李轩子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0.cn/10576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