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社融大超预期,为啥股市不涨反跌?
昨儿又是一个吃大面的普跌行情,两市“也就”4000多家下跌,呵呵。。。
消息面上倒是没看到啥大利空,人民币这几天还是升值的,甚至刚公布的6月社融数据还超预期了,
但是这些并不影响大A走自己的独立(下跌)行情。
所以到底为啥跌呢?
我觉得问题就出在这个所谓的”超预期“社融数据上。
先简单解释下社融是啥,虽然已经解释过好几次了,但考虑到新来的粉丝,还是每次都再说一遍。不过这次我会说的更详细些,大家做好笔记。这个社融数据还是挺重要的,券商研究员都会拿这个数据判断经济的好坏。大家炒股多少也得懂点儿金融基本知识,不然就看券商一句”超预期“就买,看券商一句”低预期“就卖,那真的就是被割韭菜。
OK,进入正题。所谓社融,全称叫社会融资规模。
融资是啥意思,说白了就是借钱。
社会融资规模,就是全社会借钱的规模。那么全社会有哪些人呢?有居民,就是你我他这些搬砖狗;还有企业,就是咱们打工的老板;还有政府。
所以,全社会融资规模,就是居民,企业,政府借钱的总额。
大家多多少少也都借过钱吧。啥时候我们会借钱,如果一个人想躺平,他会借钱吗?只有当咱们想购物,想买车,想买房的时候,才会借钱,对吧。购物,买车,买房,这些买买买,就构成了咱的经济呀,就是GDP哇。
所以,一个社会借钱的规模越高,说明需求越好,经济越好。也就是为啥,社融,一直是券商研究员特别喜欢跟踪的一个数据,他们经常用整这个数据判断经济的强弱。
好了,理解了这一点,咱们接着往下看。
借钱的方式有三种,一种是向
银行
借,还有一种就是自己发债,最后一种就是自己发股票。
其中呢,最后一种基本不用看,因为发股票融资的太少了,虽然大家动不动就听到什么A股天量融资,其实这点钱放在整个融资体系根本九牛一毛。
所以,借钱,主要是前面两种,向
银行
借,自己发债券。
咱普通居民只能找
银行
借;企业呢,既可以找
银行
借,也可以自己发债券;政府就是发债券。
所以,社融最重要的三项就是:人民币贷款+企业债券+政府债券。
其中呢,人民币贷款就是找
银行
借钱,这里面又可以分为居民贷款和企业贷款。企业债券和政府债券,就是字面意思,企业和政府发的债券。
所以,每次看社融数据,你就就看这仨儿就行了,人民币贷款、企业债券、政府债券。
搞清楚这些基本的,咱们再看看这次的6月的社融数据。
券商预期6月新增社融是3.22万亿,实际是4.22万亿,毋庸置疑,肯定是超预期的。
而且,但看这个绝对值,是大大大超预期。
因为6月的社融增量,只比上年同期少了0.98亿。
去年6月,可是货真价实的巨量社融,因为去年4-5月,受大家都懂的那个原因影响,上海被封城了,6月解封之后呢,央行印了非常多的钱狂刺激经济,自然
社融数据也就上去了。
所以,在去年那么高的基数效应下,今年6月,仅比去年6月少了0.98亿,这说明数据的确好。
但是,问题来了,如果社融真的那么好,理论上还说,其他的宏观也不会弱才对。
6月社融数据还没出之前,
6月的CPI,PPI数据都已经出了,这两个数据有多惨我就不提了
,说通缩都算是客气了。这俩都是物价数据,一个是消费端的,一个生产端的,就问大家啥时候物价会降,经济好的话物价会降嘛,想想也知道。
还有就是6月的PMI数据,也早就公布了,是49,
之前和大家说过了,PMI这个数据是看环比的。大于50,说明这个月比上个月好;小于50,说明这个月比上个月差。而中国的PMI数据呢,从4月开始,连续三个月都低于50,这说明4月经济比3月差,5月经济又比4月差,然后6月经济又比5月差,总之就是一路向
下。
最后就是6月的
房地产
数据,前两周克而瑞(一个业内非常权威的地产咨询机构)就公布了百强房企的6月销售数据,还是一如既往的差。
物价跌,PMI跌,地产也卖不动,为啥偏偏社融数据能超预期?
看社融的细分结构,还是前面说了那三个,人民币贷款(分为居民短贷+居民中长期贷款+企业短贷+企业中长期贷款),企业债券,政府债券。
其中,有两项数据比较超预期,一个是居民的中长期贷款,一个企业中长期贷款。
居民的中长期贷款,同比去年6月是增加了大概四百多亿。
居民的中长期贷款,主要就是房贷。但是前面我说
了,
6月百强房企的销售面积增速明明还是很差,下滑了大概30%多。如果房贷增加,按道理房子应该卖的也不错才对。所以,这是一个分歧点。
第二个,社融超预期的第二个是企业中长期贷款,
同比去年6月增加了一千四百多亿。企业中长期贷款,那就是企业去
买设备,扩建产能这些了。
但是,6月制造业PMI还是低于50的,说明制造业这些经理并没有恢复信心,还认为6月经济比5月更差,那既然这样,怎么会增加投资呢。
而且,一般来说,企业的中长期贷款和M1的走势是一个方向。这里稍微解释下,企业中长期贷款,就是企业找
银行
借了钱。M1呢,就是真正投向实体产业的钱
。6月企业中长期贷款是不错的,但是M1增速却是大幅放缓,这说明企业是借了钱,但是并没有投向实体,
也就是并没有去买设备扩大产能这些,那这个钱去哪里了呢?我也不知道,反正是没来股市,也没流向实体,不知道到底去哪里了。
总之,前面分析这一大串,就是想说明一点,
这次超预期的6月社融数据,还存在诸多”疑点“,不能根据6月的社融就判断当前经济恢复了,还需要再观察。
其实吧,我觉得如果这个社融数据不好,反而可能股市不会跌。因为如果6月PMI也不好,CPI,PPI也不好,社融也不好,全部都不好,那可能7月底的政治局会议还会有出超预期刺激的可能性。但是现在,社融数据,先不管内部的结构怎么样,有没有存疑的地方,至少人家表明上看上去是挺好的,那会不会上面又觉得经济没那么”冷“,反而就降低了7月底出政策的预期呢?
总之,眼下市场的情绪是非常敏感脆弱的,之前再周策略里面就反复说过了,操作要灵活,意思就是进攻里,从5月说到现在,涨的多的
机器人
,智能驾驶这些,有收益了就要减点儿,但是底仓保留,因为经济低于预期的话,还会有反复。新来的粉丝,我也说了,多看看MR,汽车出海链,还有新能源的新技术(
电池
就是复合铜箔,
光伏
就是topcon,钙钛矿这些,之前有钧达的可以换成宝馨)。另外就是我前天提到了,两个周期,一个
半导体
周期,一个猪周期。
再多说一点,现在A股的定价权,基本在游资和量化手上。
公募这两年收益率非常差,产品都发不出去,所以公募没增量资金,而且现在公募的仓位都很高,还有八成,也没加仓的空间,所以公募这块没啥做多的力量。外资呢,因为汇率的问题,还有中美的问题,这几个月基本也是流出的,做多力量也不大。所以,现在市场上唯二活跃的资金,就是游资和量化。这两的特点就是交易非常频繁,属于看趋势的,趋势不行就跑的那种。搞清楚谁在掌握A股的定价权,你就应该调整你的操作策略,如果是外资和公募主导,那就可以少操作。
如果是游资那些,你就要操作稍微快点,见好就收,千万不要追涨杀跌,比速度你是比不过量化和游资的。所以,还是那句话,整体仓位不要太重,灵活交易,防守里面大消费和地产链等政策明确再做右侧,现在能布局的只有
半导体
周期和猪周期,创新药ETF继续留着。进攻里面,涨的多的
机器人
,之智能驾驶趋势不对要减,但是保留底仓。多看看位置比较低的新技术(
电池
+
光伏
),还有汽车出海链。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0.cn/10544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