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社保费用又涨了,涨幅远高于养老金的上涨幅度。其他地方情况基本也都差不多,只是涨幅大小略有不同。
严格讲,社保交多少钱是按照个人工资水平乘以一个比例,但实际上还有一个最低缴费基数和最高缴费基数的问题。
比如上海,今年公布的最低缴费基数是7310元,它是上年度社平工资的0.6倍。因为上年度社平工资上涨了,所以这个基数也上涨了。去年上海最低缴费基数是6520元,今年上涨了12.1%。
假如杨某目前在上海的工资是5000元每月,那么他的社保并不是按照5000元乘以缴费系数,而是要按7310元乘以缴费系数,不能低于这个基数。
社保缴费基数的最高值是上年社平工资的3倍,最新的最高缴费基数是36549元,即便杨某工资高达36万元每月,也得按照36549元这个基数来缴费,不能缴更多。
每年的6月底,各地都会公布上一年的社平工资,然后从当年7月到下一年6月,社保都按照这个社平工资的0.6倍-3倍作为缴费基数。
所谓社平工资,就是某一地区在某一时间段内所有职工的工资总额除以职工人数,也就是社会职工的平均工资。
社平工资为什么年年涨?这是另一个话题,今天暂不讨论。
不同人群对社平工资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比如正在缴纳社保的人,都希望它涨得少一些,这样很多人缴费也少一些,企业负担也轻一些;但是当年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巴不得它涨得多一些,这样养老金计算得就多一些,它是与社平工资直接相关的。
社平工资的变化影响的主要是低收入人群和自费缴纳社保的人群。以实际工资比例计算社保费用的人群暂时不受影响,影响主要是在退休那一年。
比如在2012年时,上海的最低缴费基数是2599元。如果是自费缴纳社保,那么养老+医疗的总缴费比例是35.5%,每月缴费就是922.65元。
而从今年7月起则要每月缴纳2595.05元。
前后11年,缴费额增长惊人。
尴尬的是,已经交了几年社保的人现在进退两难,当初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缴费增长这么快。
单位在社保上的成本支出比个人自费缴纳更高。虽然形式上有单位的人社保分2部分,一部分由单位交,另一部分从个人工资中扣除,但实际上这都是单位为此付出的成本。
因此本就工资极其低的单位,更难给职工涨工资。
之前有读者咨询过,问我要不要中断缴纳社保。说实话,这事儿关系到个人的一辈子,很难给出绝对精确的答案。
从原则上讲,至少交满15年后再考虑停下来。交满15年是社保领取养老金的最低要求,否则交了也白交,将来退钱的比例只有自己缴费的30%不到,其他就等于给全社会白白作贡献了。
正准备以自费形式缴纳社保的人,可以把这个问题想透彻了再去办理。
实际上办理自费社保的人,通常都是按照最低标准缴纳的,图的就是将来社平工资高,从而得到一些好处,获得比自己缴费水平高一些的养老待遇。
但是如果未来全社会工资水平不像过去20年那样增长呢?
这不是不可能的。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数据,日本2020年的年平均工资实际约3.9万美元,仅比1990年增长了4%。昨天我们讲过,从1991年左右开始,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萎缩,物价基本不涨,经济萎靡不振。
而目前中国经济正在陷入类似的被动局面,CPI已经连续多月接近0增长,多个国际机构调低了对中国经济的增长预期。
如果未来中国的工资水平同样陷入基本不涨的局面,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一方面,社保的支出压力不断加重的局面得到一定舒缓。但并不代表支出压力就此减小。打个比方:老婆今天问老公要100元,明天要1000元,后天要1万元......照此情形发展下去,男人肯定受不了。
但是如果老婆今天问老公要100元,明天要1000元,后天要1200元,大后天要1300元,这时候男人的心理会好受一些。
另一方面,现在正在缴纳社保的所有人群,未来都将因为社会工资水平不涨而吃亏。因为按照养老金的计算办法,社会平均工资的变化是影响计算退休工资的最重要因素。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假设张三只按最低标准交了15年,然后正好退休了,且职工平均工资几十年不变,那么基础养老金=社平工资×(1+0.6)÷2×15×1%=0.12倍的社平工资。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个人账户的钱是每月缴费基数的8%存在一起,有一定利率。为便于计算,我们假设零利率。那么张三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社平工资×0.6×0.08×180月÷139=0.062倍的社平工资。
所以张三每月的养老金=0.12倍的社平工资+0.062倍的社平工资=0.182倍社平工资。这意味着他每个月领的钱比他当时交的还少,因为0.182倍就相当18.2%,而社保的缴费比例远高于这一数字。
当然,这是纯理论环境下的计算结果,是假设工资零增长,社保账户利率归零的前提下得出的结论。
不过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结论:在单位老板为员工缴纳社保的情况下,个人无论如何都不会吃亏,顶多就是得到的好处多一些和少一些的区别。
但是在个人自费缴纳社保的情况下,如果未来经济状况步日本的后尘,那么结果是很不理想的,因为养老金基本没有得到增值,现在交多少,未来拿的可能还少一些。
事情讲到这里,就陷入了一个怪圈:今天自费缴纳社保的人,如果想通过社保获得更丰厚的资金回报,那么必须期待每年公布的社平工资快速增长。如果不涨,自费缴纳的人就会吃亏。
但是社平工资一直涨,将令个人和企业负担越来越重,最终形成负反馈,即:个人交不起了,企业缴费意愿下降了。企业应对的办法自然就是按照最低标准交。
从人口结构的角度看,结论也差不多。
2015年时,人社部称当时3个职工养一个老人,2050年时1.3人养一人。不过2015年时全国的生育状况还没有今天这么严峻,如果考虑这一因素,届时就不是1.3人养一人了,会更少。
所以反过来看,解决上述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大力发展经济,通过经济高成长化解上述矛盾。
自费缴纳社保是否划算,关键就看未来经济快速增长的预期空间还有多大。这事儿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答案,并以此作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策。
单位缴纳社保的人就不受影响吗?当然不是,全局性结论其实是差不多的,今天周围人的待遇对未来并不具有参考意义。相关部门早就提了,未来养老需要3大资金来源,社保只是其中一部分。
任何部门,只能点到为止,绝不可能直接要求大家怎么做。
从我小时候到长大,我爸经常感慨:人们不顺心时总是本能地责怪他人,觉得世界对不起自己。他们很少自省自己曾经做了些什么,才到了现在这个样子。爸爸是深刻影响我思维养成的人。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0.cn/10397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