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
多款新车型助力销量高增长
公司动态事项
公司发布产销快报。11月销量14.52万辆,同比+26.12%,1-11月累计销量96.15万辆,同比+0.75%。
事项点评
哈弗品牌月销突破10万辆,第三代哈弗H6增量显著
哈弗品牌11月销量10.18万辆,同比+22.11%,2019年以来月销量首次突破10万辆。其中主力车型哈弗H6销量连续两月达到5万辆以上,11月为5.50万辆,同比+31.97%。从增量来看,8月底上市的第三代哈弗H6和9月下旬上市的哈弗大狗销量继续爬坡,11月分别达到2.29万辆、0.86万辆,环比+10.00%、+21.99%。
欧拉品牌销量高速增长,欧拉好猫拓展A0级市场
纯电动品牌欧拉自创立以来月销量首次突破万辆,11月达到1.16万辆,同比、环比分别+414.74%、+44.70%,其中欧拉黑猫销量0.95万辆,同比、环比分别+372.91%、+50.95%。在现有欧拉黑猫、欧拉白猫等A00级车型的基础上,欧拉品牌的首款A0级车型欧拉好猫11月下旬正式上市,将有助于欧拉品牌开拓A0级细分市场。
皮卡销量稳中有升,WEY品牌新车型坦克300即将上市
皮卡车型11月销量2.26万辆,同比、环比分别+18.61%、+10.81%,其中长城炮销量1.21万辆,同比、环比分别+93.00%、+6.99%,公司皮卡领域行业龙头地位稳固。WEY品牌11月销量0.91万辆,同比下降12.71%,目前基于坦克平台打造、定位于智能豪华越野SUV的新车型坦克300已开始预售,或将改善WEY品牌销量情况。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0年至2022年EPS为0.55元、0.85元、1.03元,PE为46倍、30倍、24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汽车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政策变化的风险等。
中联重科
公司点评:定增获准,发展迈进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72.20、86.18、94.82亿元,对应PE11.09、9.29、8.44倍。维持“增持”评级。
华鲁恒升
第二基地打开成长空间,后浪更比前浪高
本篇报告从华鲁恒升(600426)核心优势出发,讨论第二基地能否保持优势,通过与德州基地的比较,讨项目投资回报情况,并展望华鲁恒升长期成长性。我们认为,华鲁恒升第二基占据地天时地利人和,将巩固德州基地优势,一期项目有望复制超过40%资产,贡献70亿以上收入,10亿以上利润,长期成长空间有望超过德州本部。展望2024年利润中枢有望站稳38亿元,未来市值有望超过700亿元,长期成长可期。
华鲁恒升核心优势在于成本控制
华鲁恒升深耕煤化工产业链,已然成为煤化工产业链中具备成本优势的白马企业,其核心竞争优势来自于生产和管理成本的极致优化,通过技改、配套降低原材料成本,通过丰富产品链、提升附加值降低产品生产成本,通过精益求精的管理优化管理成本,成本优势已然行业领先。
荆州基地: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第二基地有望复制并实现超越
荆州第二基地建设,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与德州各项优势互补,有望复制甚至超越。天时:后疫情时代湖北重点支持重点项目建设,解决煤化工发展瓶颈,供给侧改革后周期,华鲁良好的现金流和低负债率为资本开始提供基础;地利:湖北荆门在原材料运输、供水、园区配套方面适合煤化工发展,贴近消费市场和便捷的水运条件更胜于德州;人和:公司自身技术和生产经验丰富,地方政府全力支持,各项政策呵护。与德州基地相比优劣互补,综合成本比较不逊于德州,未来有望超越。
荆州基地一期有望贡献超过10亿利润,并为二期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通过重置成本比较、固定资产周转率、吨煤效应、及产品销售四个方面对荆州基地收入及利润进行测算,预计荆州基地将复制40%本部资产,预计百亿投资将产生70亿收入及10亿以上利润,投资回报率超过10%。
不必担心产能投放的供给冲击,产品有望迎来上行周期
公司产品周期属性明显,对于市场担心的一次性产能投放造成供给冲击,以及产品周期波动问题,我们认为新增产能可充足消化,不必担心供给冲击,而公司产品整体处于景气30%分位,随着下游纺织服装复苏,未来将迎来景气上行周期,不必担心周期波动对于公司的负面影响。
站稳700亿元,长期成长性打开
我们预计项目将在2024年产生利润,按照70%股权比例测算,投产后上市公司整体利润中枢将超过38亿元,有望站稳700亿市值,并开启长期成长道路。
盈利预测:产品迎来涨价周期,我们上调公司2020、2021和2022年盈利预测至18.39、30.37和38.19亿元(前值17.46、28.64、33.97亿元),对应2020-2022年EPS分别为1.13、1.87、2.35元/股(前值1.07、1.76、2.09元/股),给与2021年20倍PE估值,上调目标价至37.33元/股(前值29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荆州基地建设低于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安全生产问题
恒生电子
大规模员工持股有效解决激励问题
公司拟以6-8亿元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
公司12月8日晚公告(编号:2020-061),拟使用自有资金6-8亿元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120元/股,回购期限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股份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回购股份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同时公告了2020员工持股计划(草案)(编号:2020-062),本次员工持股计划拟认购股份不超过1000万股,覆盖员工总人数不超过5500人,受让价格为45.32元/股,资金总额不超过45320万元,分三年解锁,每期解锁比例分别为40%、30%、30%。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1.04、1.36、1.60元,维持买入评级。
此次员工持股计划覆盖人数多、授予价格较低,将对员工形成有效激励
此次覆盖员工总人数不超过5500人,占2019年底员工人数7357人的74.8%,授予价格仅为目前股价的50%,预计将对员工形成有效激励。经公司测算,以12月8日收盘价98.15元/股作为参照,公司应确认总费用预计为42,264万元,2021年至2024年预计分别摊销18314万、16201万、6340万、1409万元。综合考虑激励成本和对员工的激励效用,此次员工持股计划将对公司业务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此次大规模员工持股计划的推出,将解决困扰公司已久的员工激励问题
公司自上市以来,员工股权激励问题一直未能真正落实。公司曾在2011年12月推出过期权激励计划,但因2012、2013年均未达到行权条件而终止;2017年1月又一次尝试筹划股权激励,但因多种因素未能推进。之前公司主要以内部创新子公司员工持股的方式实现间接激励。随着各银行理财子公司设立、外资机构进入中国,对金融IT人才的抢夺也在加剧。公司此时推出大规模的员工持股计划,可以绑定高管及核心员工长期利益,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避免人才流失。
我们预计新收入准则负面影响已被大部分反应,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前景
公司自今年Q3开始实施新的收入准则,由完工百分比变为时点法,导致收入确认延期,使得公司Q3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增速均低于历史水平。我们认为,股价经过前期调整,该负面影响已被大部分反应。整体看,金融创新及金融开放驱动金融IT行业高景气,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将充分收益。
员工持股计划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竞争优势,维持买入评级
考虑新收入准则影响,我们下调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至10.84/14.21/16.71亿(前值12.68/15.85/19.30亿)。恒生研发投入比例为40%,显著高于可比公司(2019年平均值18%),根据一致预期,可比公司2021平均PE49倍,恒生高研发投入对短期利润有拖累,但在员工持股激励效用的加持下,看好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未来业务有望迎来快速发展,给予恒生2021年目标PE80倍,目标价108.8元(前值114-121.6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下游景气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保利地产
聚焦与深耕持续发力,销售稳步增长
事件
公司发布月度销售简报:11月,实现销售面积263万方;销售金额403亿元。1-11月,累计实现销售面积3119万方,销售金额4630亿元。
单月销售量价齐升,头部风采尽显
单月来看,11月公司销售金额同比+24.0%(10月+36.9%)、销售面积同比+8.6%(10月+45.7%),增速虽较前值有所回落,但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11月百强权益销售额同比+18.9%,其中TOP1-3/4-10增速分别为12.5%和15.2%)。累计来看,1-11月公司销售金额+10.3%、销售面积+10.7%,累计销售均价约14845元/平(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聚焦与深耕核心城市及重点城市群,审慎应对区域分化
公司11月新增土储建面合计458.4万方,同比+41%。1-11月,累计新增土储建面约2648.2万方,对应总地价款约1772.5亿元,占同期销售金额的38%,累计新增土储楼面均价约6694元/平,占比同期销售均价的45%。从区域分布来看,累计新增土储中一二线拓展金额占比约73%;主要城市群占比约54%。从权益角度看,1-11月新增土储权益比约70%(2019年为71%)。截至2020Q3末,公司待开发面积7075万方,充裕的货值可满足公司未来2-3年的发展需求。
公司坚持“中心城市+城市群”深耕战略,货值充裕且布局合理,未来销售规模稳步提升可期。凭借央企背景及行业龙头的双重效应,公司净负债率及融资成本均处于行业较优水平。夯实主业的同时,“两翼”业务取得长足发展,保利物业成功上市,为协同发展精进赋能。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为2.67、3.16、3.64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6.2、5.2、4.5倍,维持“买入”评级。
销售不达预期、利润率下行、新增项目权益比降低等。
芒果超媒
续签版权协议点评:与湖南卫视续签版权协议,符合预期
核心结论
事件:芒果超媒(300413)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湖南快乐阳光互动娱乐传媒有限公司拟与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公司60%股权)续签《电视节目信息网络传播权采购协议》,购买湖南卫视于2021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播出的、合法、自主且独家拥有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电视节目和周播栏目剧及其音频信息网络传播权。
采购定价不再规定每年涨幅10%。《协议》约定快乐阳光于2021-2025年购买版权的价格与2020年保持一致,即5.4571亿元/年。该价格是基于采用市场法评估的2017年全年湖南卫视电视节目采购价格4.117亿元/年,按照每年涨10%得出。考虑到近年来演员限薪等导致内容成本回归理性,以及各大视频网站对外采版权的依赖程度有所下降,本次续签协议不再约定每年涨幅10%,改为约定如合同期内湖南卫视出现市场公认的现象级爆款节目,则在现象级爆款节目存续期内,当年采购价格较上年涨10%。
版权采买续签保证芒果TV的内容竞争力。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向往的生活》《声入人心》和《舞蹈风暴》等节目受用户关注度较高,本次版权采买的续签将保障芒果TV丰富的版权库,增强内容竞争力。2020年1-9月湖南卫视打包版权节目带来的VV值占芒果TV总VV值的比例为7.5%,湖南卫视打包版权采购金额占整体内容版权投入金额的比例9.8%,近三年来二者比例基本匹配,且随着芒果TV自身内容投入的加大,占比处于下降趋势中。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预计2020年营业收入160亿元,同比增长28%;归母净利润增长58%至18亿元。2021年在剧集和其他变现模式(内容电商、直播带货等)的带动下,整体收入继续维持高增速。我们预计21/22年收入增速26%/23%,净利润增速22%/28%,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会员收入/广告收入不达预期,政策风险,影视投资风险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0.cn/10340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