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违法的堡垒是需要从内部攻破的2、继小龙坎被爆后又一火锅店被查“地沟油”何以屡禁不止?3、小龙坎一门店两年制售2吨地沟油的背后:十分之九的门店是加盟店
违法的堡垒是需要从内部攻破的
中国裁判文书网日前发布一则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书,披露了知名火锅品牌小龙坎在榆林的一家加盟门店两年间用地沟油制成火锅锅底,销售给顾客食用,涉案2吨多。法院一审宣判涉案5人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5人均获刑罚。值得一提的是,在这起地沟油案件中,正是小龙坎加盟店的原厨师辞职后主动到当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才使得该案得以破获。
对此,有人认为,如果内部人举报制度更加完善,或许该厨师就能够在被老板指使加工地沟油的第一时间,勇敢站出来向有关部门举报,犯罪行为也就能及时被制止。想想也真是这样的。要知道,在全球揭露的食品安全案件中,政府部门查出来的很少,大部分是企业内部员工、竞争对手或维权组织揭露的。
我们常常鼓励群众举报,现在有个词叫吹哨人。但是必须要看到的是,举报,有些时候也是一件很专业的事。成功的举报并不仅仅是提供表面的情况,还应当有企业违法的时间、地点、实施者、以及当时的影像证据。而对于这些,由于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跨界,普通的社会举报者并不能完整地提供链条式的证据,即便违法的过程都清楚地看在眼里了,但也无法及时将这些证据固定下来。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知情莫若内行”,内部知情人士对产品生产流程、隐秘的违法行为、作案方式非常熟悉,甚至超出了一些执法者和行业专家的水平。所以说,成功的举报者,多是涉事企业的员工,正因为是内部人员,他们了解真相,掌握着无可推翻的材料。那么问题就来了,怎么鼓励和保护这些举报者呢?要知道,对于企业而言,内部摸查出举报人并非难事,比如举报问题涉及哪个生产环节,谁在接触这一环节的工作,是比较容易搞清楚的。于是一些“内部人”或为了自身的利益,或顾虑举报对自己没有多大好处,反而会遭遇报复,经济利益受到损失,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敢举报其知情的问题。而外界一般难以知晓生产经营单位的内部情况,监督部门如果没有掌握到可靠的线索或证据,立案查处起来也十分困难。
在一些发达国家,吹哨人制度较为完备。据报道,美国专门制定有《吹哨人保护法案》,除了对“吹哨人”重奖——奖金直接来自于罚金,还予以特殊保护,包括整容、更改住址甚至移民。有评论就说,纵观一些公共事件,政府往往具有两种尴尬。一种是事发前,处于“政府最小化”状态,掌握不了详情,无从遏制事件发生;另一种是事发后,处于“政府最大化”状态,疲于奔命,几乎耗费所有资源去应对。如果吹哨人制度构建起来并发威,相关信息尽在政府掌握之中,在吹哨人的配合下,还有人敢为非作歹,拿公共安全开玩笑吗?
只有让违法者更清醒地认识到,违法行为总有一天会被“内部人”举报,才会打消侥幸心理,才会守法经营。
□小马飞刀
继小龙坎被爆后又一火锅店被查“地沟油”何以屡禁不止?
近日,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共同公布一批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典型案例。其中黄山市屯溪区重庆莽子火锅店因使用废弃油脂制作底料,牟取暴利,涉案火锅店被责令暂停营业,案件移交公安机关查处。这是继去年小龙坎火锅被爆使用“地沟油”上热搜后,又一火锅店因“地沟油”被查处。
业内人士认为,应加大监管和严查,从全链条打击“地沟油”,同时在行业内部形成敬畏和自律,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地沟油”重返餐桌。
“地沟油”再现 又一火锅店被查
据了解,2020年4月7日,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安排执法人员对屯溪区重庆莽子火锅店进行突击检查。经查,该火锅店涉嫌使用回收火锅底料再次加工制作成底料,供消费者食用的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扣押了5桶火锅底料及过滤器等相关物品,责令火锅店暂停营业,并将案件移交公安机关查处。
9月28日,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检察院以陈某晶等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对4名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
火锅店使用“地沟油”乱象频出
记者梳理发现,火锅行业使用“地沟油”的问题近年频“爆雷”,多个火锅店被查处,其中知名火锅品牌小龙坎曾因“地沟油”问题登上热搜。2020年7月16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报道,据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的一则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书显示,小龙坎在榆林的一家加盟门店两年间用“地沟油”制成火锅锅底,销售给顾客食用,涉案“地沟油”2吨多。
另据媒体2018年报道,小龙坎位于长春、哈尔滨、南昌等3家门店被曝出“老油”反复使用等问题。
2018年5月至2019年1月,四川犍为县的古今天下火锅店使用废弃油脂熬制火锅底油,店主雷某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5万元,参与“地沟油”火锅制作的员工也均获刑。
2017年11月17日,在贵州遵义市播州区开设熊居林重庆老火锅店的汪某将废弃油脂加工成食用油,再添加至火锅汤料中给顾客食用,后被遵义市播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
2017年3月,浙江诸暨的2家“网红”火锅店川谱串串香、幺妹火锅店的老板因违法使用“地沟油”,被当地检察院批捕。
2016年报道,瑞安市食安办通报渝味晓宇火锅、柒口锅成都火锅、千椒百味火锅、重庆名将火锅店、阿云重庆老火锅、塘下重庆八旺串串香火锅、塘下朝天门火锅、塘下重庆老火锅(鑫渝火锅)8家火锅店涉嫌非法使用“地沟油”,24名涉案者被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在业界火锅店以“老油”为“地沟油”打马虎眼,已经成了某些商家公然的“潜规则”。此前,有火锅行业从业者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一般的红油锅底成本在十几元,相比于动辄几十元锅底售价,稍微“动点心思”这里面就会有丰厚的利润。
业内:须全链条打击“地沟油”
商家为了牟取暴利,使用废弃油脂制作火锅底料,严重损害了消费者身体健康。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2012年联合下发的《关于依法严惩“地沟油”犯罪活动的通知》,对“地沟油”犯罪的定罪量刑,要求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食品安全领域的适用。对具有累犯、前科、共同犯罪的主犯、集团犯罪的首要分子等情节,以及犯罪数额巨大、情节恶劣、危害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犯罪分子,依法严惩,罪当判处死刑的,要坚决依法判处死刑。
然而,即便在司法严惩“地沟油”的情况下,此类行为仍屡禁不止,北京嘉善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常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根本原因在于不良商家受到利益的驱使。“‘地沟油’并不像普通食品添加剂容易被检测,外观和成分具有极高的违法隐蔽性。在利益驱使下,一些商家就会铤而走险。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和严查,有条件的餐饮企业也可自建无害化处理设施,对‘地沟油’进行无害化处理。”
业内认为,很多“地沟油”事件不是一人所为,必须全链条打击,参与者都应一律严惩。行业内部形成敬畏和自律,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地沟油”重返餐桌。
此外,有食品安全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在就餐时注意辨别“地沟油”,从油的透明度和沉淀物进行判断。纯净的植物油是透明状的,“地沟油”在提炼过程中混入了碱脂、蜡质、杂质等物,透明度会下降,锅底也容易出现沉淀物。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施晓娟)
来源: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小龙坎一门店两年制售2吨地沟油的背后:十分之九的门店是加盟店
开店两年,用2吨多地沟油制售火锅锅底,据中国裁判文书网,知名火锅品牌小龙坎在榆林的一家加盟门店的法定代表人、采购、3位厨师等五人,因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均获刑罚。其中,该店法定代表人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7万元。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2017年2月24日榆林市榆阳区小龙坎老火锅店开始营业,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该店法定代表人指使该店采购、厨师在该火锅店厨房内,用油水分离器将顾客就餐后的火锅锅底分离出来的废弃油脂高温加热后,加入辅料制作成红油(地沟油),负责配锅的厨师将加工好的红油制作成火锅锅底后给顾客销售。期间,该店制售2吨多地沟油。
成都小龙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该消息发酵后,于7月13日紧急回应,称深感自责并诚挚道歉,并表示,在2019年已积极配合事发当地部门处理此类事件。
实际上,这并不是小龙坎第一次出现食安问题,也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地沟油事件。2018年,小龙坎在吉林、哈尔滨、江西的3家门店被曝回收剩菜、杯子和拖把用一个盆洗、火锅锅底是客人吃剩的“口水油”。2018年5月28日,小龙坎在官方微博发出声明,称对所有门店加强管理,“一旦查实上述门店存有食品安全问题,绝不姑息”。
南都记者注意到,小龙坎屡次被曝存在食安问题的背后,是其十分之九的门店都是加盟门店。据小龙坎控股集团联合创始人 执行董事李硕彦此前的公开发言,2016年小龙坎开放加盟,2020年预计完成全球1000家店的开设。而南都记者从小龙坎招商联系人处获悉,目前小龙坎全国加盟店门店数高达900多家门店。而在2018年,小龙坎拥有600多家门店,其中仅有12家直营店。
通过加盟模式迅速扩展,似乎使小龙坎部分加盟店存在食品安全隐患问题,针对加盟店管理,小龙坎在对该次事件的回应中也指出“餐饮品牌连锁加盟管理道阻且长”,但其强调“小龙坎决不妥协”。
据悉,2020年9月1日前小龙坎在其在全国门店上线“小龙坎5G智慧厨房”,落地门店360°无死角监控系统。2020年10月1日前小龙坎全国全面上线“小龙坎Hot”小程序,对全国门店进、销、存系统进行强监管。南都记者注意到,小龙坎在其网站上专设食品安全监督页面,称其每家餐厅设有一至两名负责食品安全的监督员。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0.cn/10113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