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山:重“见”镇海桥

新华社合肥12月21日电 21日下午,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有着480余年历史的镇海桥修缮工程通过竣工验收,达到恢复通行条件。

去年7月7日,这座桥揪住无数人的心——受洪水持续冲刷及长时间浸泡影响,当天镇海桥轰然垮塌。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俗称“老大桥”,位于新安江、率水、横江交汇处,素有“徽州第一古桥”美誉,是当地人的精神文化坐标。

拼版照片:上图为2020年7月7日拍摄的镇海桥远景。下图为2021年12月21日拍摄的镇海桥远景。施亚磊摄 新华社发

一场针对“老大桥”的“抢救”很快开始。2020年8月12日,镇海桥散落构件、石料打捞工作正式开启。在机械设备的辅助下,工人对大桥构件应捞尽捞,现场打捞石构件超过4500立方米。同年11月12日,修缮工程正式启动。

修缮工程在不改变文物原状、确保文物真实性、完整性的原则上对镇海桥进行复建,原有石料根据部位、强度、保存现状,合理地筛选使用。根据测算,侧墙及分水尖以上部分,老石料利用率达到60.77%,拱圈石老石料利用率达到76.22%,栏杆老石料利用率达到95.88%。

身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老石工、老砖工们加入“抢救”团队,深入搜集徽州遗存古石拱桥的史料,绘制施工分件详图,并将榫接、铁锭拉结、桐油勾缝等传统技艺融入修缮过程。

一些新技术同步助力“老大桥”的“重生”。针对修缮项目中实际存在的难点,施工方利用新技术,构建三维可视化虚拟模型,打造了一座数字“老大桥”,供团队精准施工。

拼版照片:上图为2020年8月11日,镇海桥被洪水冲毁后的场景(黄山市委宣传部供图)。下图为2021年12月21日拍摄的镇海桥近景。新华社记者 陈尚营摄

历史上,该桥经历过多次水毁重建,此次修缮同时注重对该桥进行强化加固。验收结束后,中国古桥研究专家、东南大学教授丁汉山认为,修缮后的镇海桥尽量保持了它的原真性,同时也兼顾了安全性。(记者陈尚营、陈诺、刘方强)

隔热隔音门窗

铝合金门窗

断桥铝门窗

隔热门窗品牌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0.cn/10095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安徽黄山:开展馆、建民宿 这里的古建筑“活起来”
下一篇: 安徽:以创新驱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