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辉煌巨变看松江|这里是泗泾镇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泗泾镇始终唯实唯干、拼搏奋进。2004年,泗泾被国家七部委列入上海地区14个重点镇之一。2005年,泗泾镇被列为上海市郊区历史文化风貌区。近年来,泗泾先后获得“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国家卫生镇”“国家级生态乡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镇”“全国社区教育示范镇”“全国综合减灾示范镇”“上海市平安社区”“上海市双拥模范镇”等荣誉称号。

进入新时代,泗泾紧抓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机遇,主动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产业转型、动力转换、路径转轨”的步伐,总体布局和振兴高科技实体企业,实质性推进古镇保护与更新利用工作,持续性改善民生保障,以“敢破善立”的昂扬干劲转型发力,通过“科创新镇、文化雅镇、生态美镇、和谐暖镇、内涵强镇”建设,再谱新篇章。

▼戳进视频,看泗泾美景

壮丽70年 奋进新时代

围绕“三智”产业,打造科创新镇

不久前举行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智慧安防产业联盟成立大会上,位于泗泾的商用密码检测(上海)中心正式启用,这将是华东地区唯一商用密码检测中心,有望成为国内最大的创新型密码检测分析功能性平台,并拉动长三角商用密码产业产能加速融合,促使长三角、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的商用密码产业以及上下游企业集聚。

近年来,泗泾镇围绕智能制造、智慧安防、智联元件三大板块,不断推进产业转型发展,着力打造科创新镇。截至目前,已有67家科技创新型企业落户泗泾。

依托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总体规划、空间布局、产业定位,泗泾镇在“一廊九区”中被定位为“人工智能产业基地”,聚焦人工智能特别是AI应用领域的机器人产业,全镇产业规划越来越清晰,产业定位越来越精准,产业聚集度越来越高。

除了人工智能产业,为打造科创新镇,泗泾镇对产业总体发展确立了明确的定位:一镇两“带四区”“。一镇”是古镇古建筑遗产保护创意产业;“两带”是莘砖路两侧的科创、文创带,沪松路两侧的商业、商务带;四区”主要是科创产业“集聚区、现代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食品经济总部产业集聚区、现代都市时尚产业集聚区。

提升人文实力,打造文化雅镇

自古以来,泗泾就是松江的历史文化名镇。一边是阡陌乡间,一边是市井古镇。青砖小瓦,飞檐翘角,古刹静谧,塔铃清脆……在古韵浓厚的泗泾,历史文化从不曾退场。

泗泾人杰地灵,诞生了很多影响中国的历史人物。著名教育家、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民国报业巨子史量才,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申报》在其主持下声誉鹊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泗泾十锦细锣鼓”,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松江皮影戏”“剪纸”,忠实地传承着先人的智慧。

沉积了百年文化的肌理,泗泾如何去保护与更新?2017年11月,作为“人文松江”建设的重要承载区,泗泾完成了“文化雅镇”建设规划蓝图——启动“文化雅镇”三年行动计划。泗泾将从“馆、书、戏、述、堂、景”等6个人文系列、26个主体项目入手,开展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及下塘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与更新。

聚焦环境保护,打造生态美镇

近五年,泗泾先后整治关闭了宏茂物流、浙凯物流、南方停车场、春洲家居、民峰铝材、松鲲汽配城、万春园等无证非法市场,对新干线、五金城、钢材城、大济仓储、食品城、丽德创业园等市场内的违法业态进行了全面清理,环境面貌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环境的变化得益于泗泾镇坚持土地绿化、环境美化、产业优化“三化”并进,依托攻坚靠部门执法力量、日常监督靠网格化基础力量、覆盖靠城市e管家群众力量、清除顽疾靠市场化社会力量等四支力量,创新城市综合管理模式,全面推进生态美镇建设。在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五违四必”等工作中,仅2017年就拆除违法建筑86万平方米,是过去“十二五”中拆违总量的3倍还多。

现在的泗泾,河道很美,岸上有漂亮绿化带,岸下有水生植物,河里的鱼都清晰可见。河道嬗变是泗泾镇实施生态美镇战略成效初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泗泾镇聚焦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统筹推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镇域生态文明建设稳中向好。

催升社区温度,打造和谐暖镇

近年来,泗泾镇通过民生保障系列工程,加快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配套资源建设,如交通出行上积极对接松江区四网融合建设,丰富居民出行公共交通方式;医疗卫生方面,引入市区优质资源,保障居民就医方便;教育资源上,在现有26所学校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建设并引入优质力量,满足居民需求。此外,还加快更新自建小区公建配套设施,小区内接入了天然气管道,路面黑化处理,出台物业标准化管理要求等。

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暖镇”的重要标志。近5年来,泗泾完成了农村集体资产三级变二级、二级到一级的改革,实现全镇集体资产由联合社归口管理,累计兑现社员资金10.66亿元,收益分红4673万元。

在让社员享受到改革红利和感受到生活品质提升的基础上,泗泾镇全面启动了“礼治社区”建设,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加强对“以礼治镇”柔性管理模式的探索,根据不同群体的居民探索“礼治社区”新模式,形成“一居一品”,不断提升人的文明程度,城市的温度。

创新体制机制,打造内涵强镇

随着泗泾镇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本市中心城区居民和外来人口大量导入,给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泗泾镇党委、政府与时俱进、主动研究,着力构建和创新责任区管理方式,开发了“泗泾城市e管家”公众交互系统平台,开创了全民“城管”新时代。

一直以来,泗泾镇坚持以党建引领为主线,通过完善选人用人机制,落实“三有三受”,发挥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积极投身到泗泾建设和服务群众中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制定干部“十不准、十必须”,如开门办公、每日撰写工作日记等,不断改变干部作风。推动党建阵地向企业发展,在三大产业集群上建立了党组织,不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增强企业信念,提升企业对泗泾的归属感。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泗泾镇将紧抓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机遇,不断夯实“一廊九区”中人工智能产业基地的产业基础,把“科创新镇、文化雅镇、生态美镇、和谐暖镇、内涵强镇”一张蓝图绘到底,让千年古镇重新焕发独特魅力。

滑动可查看全文

图说变化

解放初期,泗泾以农业经济为主。上世纪90年代,泗泾开始出现了商品房住宅小区,到2005年前后,商品住宅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人民的生活也从自给自足的农村模式向城镇化发展。

解放前,农民出行主要靠步行或者乘船。趁着改革开放春风,道路建设蓄力起步,交通工具也开始广泛运用,但因经济实力和技术有限,当时流行起来的只有自行车。随着公交线路和规模的日益扩充,居(村)民出行方式从单一的骑自行车过渡到了乘坐公共交通工具。2007年,轨交9号线正式开通泗泾站,同时,泗泾第一辆镇域公交开通,在居民出行更加方便快速的同时,城市发展也驶入了“快车道”,踏着时代节拍,谱写新的征程。

数说发展

大事记

1949

5月,泗泾地区解放,设泗泾镇人民政府,松江县人民政府设县治于泗泾镇,地点在北张泾沈平侯住宅。

1958

9月,上海电讯器材厂在泗泾镇建立,它是当时松江唯一一家电子信息产业类公司。

1987

12月,泗联乡农、副、工业总产值达1.3254亿元,成为松江县超亿元乡。

??

1991

??

上海市人民政府同意松江县撤销泗联乡、泗泾镇、建立镇管村体制的新泗泾镇,并于4月4日举行挂牌仪式。

2006

6月,新凯大型居住社区一期工程建设完成,至2010年3月,新凯大型居住社区建成。

2007

12月,轨交9号线泗泾站开通,同时,泗泾进一步完善环镇交通网络,开通松江46路、47路两条环镇公交线路。

2014

3月,泗泾下塘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同年,被国家住建部等7部委确认为新一批全国重点镇。

2017

2月,泗泾打响“九泗洞”市级重点区块整治第一枪,年内完成整治面积6.6平方公里,并于同年8月通过验收。

2017

5月,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泗泾古镇保护与更新利用启动。

2018

6月,成立泗泾“智慧安防、智能制造、智联元件”产业集群,深化党建引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

编辑:周正豪

高端系统门窗

高档铝合金门窗

隔热门窗品牌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0.cn/10040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70年70事,岐山人你都记得吗?
下一篇: 70米长的风力发电机叶片,是如何运输的?过程太震撼了